世界如锦心如梭(6)

2025-10-10 评论

没有武器的海盗,就像没有鳍的鱼,根本无法生存。当时流行的武器是手枪和水手弯刀。这两样比较容易理解,另外就是匕首,主要作为突袭时的致命武器,在船上空间狭小、挥剑不便的地方也十分有用。

另一种专门的利器,就是登船斧。这东西的设计很巧妙,看起来貌不惊人,不过是铁板一块加上木柄而已,然而劲道很大,破坏力很强。登船时用来破坏商船的索具和网,手起斧落,马到成功。

火枪、手枪等,就是海盗的重武器了。不过,海盗们最主要的武器是水手刀。它呈弧状,劈砍时很有威力。水手刀并不需要有多么高深的技术,只要使用者骁勇并且靠得足够近,它就威力无比。

除此以外,还有火炮。

当我在北欧海域遭遇飓风的时候,面对着铅灰色暴跳如雷的大海,我想,当年的海盗们一定也曾遇到过这种风暴吧,那时候,他们的日子如何度过呢?

找到一份当年海盗们的食物清单,录在这里:

主食——发霉的面粉与米饭,腌乳酪

菜肴——鲜肉与鱼,蔬菜

饮品——不新鲜的淡水,在太阳下暴晒了数星期之久的陈啤酒,蒸馏提起的白兰地,由白兰地、茶、柠檬汁与各种香料调制而成的奇怪混合饮品(加入柠檬主要是为了防止坏血病与佝偻病)

水果——钉着铁钉的木菠萝、芒果、香蕉与苹果(钉上铁钉是为了在水果里加入铁质来防止贫血)

非常时期的配菜——海鸟、猫、狗、老鼠与臭虫

最有名的海盗,应该非维京人莫属。

维京人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北欧,今天的挪威、丹麦和瑞典。当时欧洲人将他们称为“北方来客”。“维京”是他们的自称,在北欧的语言中,这个词语包含着两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他们远航的足迹遍及整个欧洲,南临红海,西到北美,东至巴格达。其实,说是旅行,实在是虚伪的谦虚。维京人第一次在当地百姓面前出现时,都是以海盗的身份抢劫掠夺。

维京人个个都是强悍的战士,在战斗中异乎寻常地狂热,不畏死亡。因为人少,加之又是长途奔袭,他们需要周密的策划与出其不意的凶狠。在海上相遇时,海盗遵守古老的传统,一声不吭地将船系在一起。在船头搭上跳板,然后依次上场单挑,每个走上跳板的人都面临这样的命运:或者将对方统统杀光,或者自己战死,由后面的同伴替自己复仇。如果感到害怕,可以转身跳进海里,没有人会追杀逃兵,但放弃战斗资格的人与死者无异,从此连家人都会忽视他的存在。因此排在船头第一个上阵的,通常是最精锐的战士,他们在战斗中赤裸上身,发着粗野的吼声,忘情地享受战斗的酣畅。愤怒使维京海盗显得强大而骇人,他们被称为狂战士。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航海贸易业热了起来。新大陆的发现,殖民地的扩张,世界各地航行着满载黄金和其他货物的船只,各国的利益竞争和对殖民地的野心给海盗活动提供了最大的温床。随着私掠许可证的出现,海盗活动甚至开始“合法化”了。

海上霸主英国,就是靠着一群海盗起家的。我们在巴拿马运河区看到的要塞,干脆就是由海盗和海军轮流执政,一会儿是海军,一会儿摇身一变就成了海盗。

然而,海盗终于没落了。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各国海军实力大大加强,海岸巡逻更严密,海盗们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几乎销声匿迹。然而,海盗并未从此绝迹。1981年夏天,一艘“幽灵船”在巴哈马群岛附近被发现,它挂着满帆航行,不回应任何讯号,侧舷上布满弹洞,甲板上到处是血迹。经查,这艘叫“卡利亚三号”的帆船,两天前曾发出求救电报,说受到四艘无标志快艇的攻击。这一切显示着:海盗们死灰复燃了。同时,更快的船、更具威力的武器都使海盗们变成了更难琢磨和更有危害性的暴徒……

就在我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到新闻:中国的二十五名船员,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生命危在旦夕。

很多女子说她们喜欢海盗,看了上面这些有关海盗的资料,美丽的女子,你还会愿意嫁给海盗吗?

其实,我理解女子们的心情,与其说她们是倾心于刚强果敢不畏艰险的男子汉气概,向往披荆斩棘倒海翻江的大开大合,神往英雄主义和所向披靡的道德情怀,醉心金戈铁马铁肩道义的传奇江湖……不如说她们出于一种对英雄人格的崇拜,这与历史上和现实中横行肆虐的海盗们无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