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22)

2025-10-10 评论

读书,一种是技艺之书,讲的是各行各业的特殊规则;还有一种是普遍的知识,比如文史哲。读行业之书的人多,读普遍知识的人少。有一年我到国内著名的一所医科大学授课,我说,你们这些未来中国最杰出的医生,有谁读过《红字》?有谁读过《罪与罚》?请举手。台下抬臂者寥寥。在感谢了这些博士生的诚实之后,我深表遗憾。一个医生,除了读医书以外,也要读艺术。因为你面对的不是一只装满了病痛脓血的破罐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生死契阔啊,他们在最悲苦无助的时候和你狭路相逢,你要医治他,不仅仅是凭着你的精湛医术,而且要凭着你强大的人格和综合的力量。如果你想当一个名医而非庸医,请在读医书的同时也展读人文科学方面的书籍。提高了你的素养,是你的福气,是你爹妈、妻子、丈夫、孩子的福气,同时也造福了你的病患。

我相信,一个读过很多专业以外书籍的建筑师盖出的楼房一定更漂亮和更实用。我相信,一个读过很多专业以外书籍的学者,授课传业的时候一定更风趣、更幽默、更旁征博引、口吐莲花。我相信,一个读过很多专业以外书籍的科学家,提出的设想和理论一定更曲径通幽、独树一帜。我相信,一个读过很多专业以外书籍的管理者,企业一定更具活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曾经有过阅读备感艰难的时代。高玉宝的“我要读书”就是明证。那时候的无法阅读,是因为贫困和压迫。后来又有过对知识的蔑视,阅读也被视为通向反动的阶梯。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正逢“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闹革命,图书馆也关闭了,任何人不得进入。得知可以不再读书的第一天,心情像焰火一样蓬松、绚烂。但日子一天天驰去,牙口徒长,知识却永远停留在十三岁的水平,那种渐进式的痛楚巨蚕噬桑般把意志镂空。后来,图书馆开了一道小小的门缝,说是可以借阅“毒草”了,代价是你看完一本之后要交出一篇大批判文章。还书的时候,批判稿须一并附上,如果审查合格,就可以继续借阅;如果你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交不出批判文章,便永久取消你的借阅资格。

大家蜂拥去借书。但几轮之下,就门可罗雀了。规则严苛,审查文稿者声色俱厉,拥有借阅资格的人越来越少。我面临一个悖论。我喜爱“毒草”的芬芳,可我不得不批判它们。为了能继续阅读,只有口是心非。记得我曾面对苍穹向大师们祷告,说,你们既然能创造出那么多心境复杂的人物,一定也能体谅一个中国女孩此时的难处,为了能亲近你们,就原谅我说你们的一点点坏话吧,请不要生气……

现如今,很多人不再贫穷,也没有人压制阅读,可时间成了瓶颈,很多人苦恼的是总也找不到空闲来阅读。

那是因为有太多的诱惑。

阅读是没有香氛的,于是抵不过餐桌的美味。阅读是孤独的,于是没有觥筹交错的热闹。阅读是伴有思考和停顿的,于是没有游戏般的顺畅和惬意。阅读甚至是充满碰撞和痛楚的,因为有忏悔的顾盼和掘进的深入。

但是,优秀的阅读是有力量的,因为在阅读的时候,你不是一个人,而是和古今中外的先驱者们并行。

朋友参加过一堂很别致的讲座,对我详细地描绘了一番。

讲座叫作《拍卖你的生涯》。外籍老师发给每人一张纸,其上打印着数十行字。

1.豪宅

2.巨富

3.一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用卡

4.美貌贤惠的妻子或英俊博学的丈夫

5.一门精湛的技艺

6.一座小岛

7.一座宏大的图书馆

8.和你的情人浪迹天涯

9.一个勤劳忠诚的仆人

10.三五个知心朋友

11.一份价值50万美元并每年可获得25%纯利收入的股票

12.名垂青史

13.一张免费旅游世界的机票

14.和家人共度周末

15.直言不讳的勇敢和百折不挠的真诚

……

大家先是愣愣地看着这些项目,之后交头接耳地笑,感觉甚好。本来嘛,全世界的美事和优良品质差不多都集中在此了。

老师拿起一只小锤子,轻敲讲台,蜂房般的教室寂静下来。老师说(他能讲不很普通的普通话),我手里是一只旧锤子,但今天它有某种权威——暂时充当拍卖锤。我要拍卖的东西,就是在座诸位的生涯。

课堂顿起混乱。生涯?一个叫人生出沧桑和迷茫的词语。我们大致明白什么是生存,什么是生活,但很不清楚什么是生涯。我们只是一天天随波逐流地过着,也许70岁的时候才恍然大悟,生涯已在朦胧中渐近尾声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