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就是一支骑兵(25)

2025-10-10 评论

在节奏纷繁的现代社会,我们一天忙得视丹成绿,很难得有这种省察自我的机会,这一瞬让我们返璞归真。

人生的重大决定,是由心规划的,像一道预先计算好的轨道,等待着你的星座运行。如果期待改变我们的命运,请首先改变心的轨迹。

400年前的法国人蒙田,说过这样一句话——风不会对漫无目的者有所青睐。“青睐”是指一个人用黑眼珠子看着你。这是一句否定句,意思是假如你有了坚定的目标,整个大自然将帮助你。

风是什么呢?风是一股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风吹的时候,影响着我们,逆风或是顺风,对我们的速度和方向都有强烈的影响。就连飞机的钢铁巨翅,也不敢对风等闲视之。

人生的目的很重要。这个目的是谁给我们预定的呢?没有人。你的父母、你的师长、你的朋友,都可能参与你的目的的制定,但他们不是决定的力量。最后的赞成或是否决票,在你手里。如果你对自己说,我才不要什么人生的目的这种奇怪的东西,那么,你也是有一个目的了,那就是“虚无”。

一个没有方向感的人,如何行走呢?看看醉汉就明白了。踉踉跄跄、东倒西歪、昏乱嘟囔着,没有人知道他要到哪里去,更不知道他的归宿在何方……有着这种精神的吉卜赛人,终身流浪在灵魂的荒原。

还有一些人,把某种流行的腐朽说法或是误区当成了自己的目的。这种“镜花水月”的伪目标,只能引诱感官的堕落和本能的麻痹。

目的通常是阔大的、依稀的,但它确实存在着,一如晨曦。你从未摸到晨曦,但你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即使乌云蔽日的时候,你也坚忍不拔地确信,在高远之处,晨曦依然发出温暖的红色光芒。

一个有目的的人,走路的姿势是向前的。他们通常不会在跌倒之后太长久地抚摸伤痛,短暂的昏厥之后迅速清醒,用身边的树枝或是草叶捆扎好伤口,就蹒跚着上路了。他们走得慢,但很坚定,不会因为风险而避开既定的方向,也不会为路边一些小的花果而长时间地流连忘返。当然也有痴迷和混沌的时候,但他们能够重新恢复思考,从容向前……

风的青睐,是无价的礼物。只要你坚定地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努力下去,就会发现天地万物都来帮你了。

但是——是我们常常用到的一个词。我们原来有一个领导,就因为太爱使唤这个词了,外号就叫“老但”。

“但是”的意思,主要是做连词,好像那把皮坎肩的碎皮子缀在一处的彩色丝线。多用在一句话的后半截,表示转折语气。

比方说:你这次的考试成绩不错,但是——不能骄傲自满。

比方说:这地方的风景挺优美的,但是——离城里太远了点。

比方说:这女孩身材相当好,但是皮肤太黑了些。

等等。

我不知道“但是”这个词刚发明的时候,是不是对它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的分量,一视同仁?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公平的纽带,并不偏着谁向着谁。可惜在长期的运用过程中,“但是”这个词,成了类似音乐简谱中附点的标记,把后面半拍的节奏,挪到前面去了。当人们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无论在“但是”的前面,堆积了多少美好的说明,都像碰上盐酸的污垢,冒了些泡沫,就没了踪影。人们记住的总是“但是”后面的转折,如同好不容易爬上高坡,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但是”这个陡峭的下坡,不由分说把你掳住,一下就滑到了谷底。

于是,“但是”就几乎成了贬义的先兆。只要一出现,气氛就大变。它成了把人心捆成炸药包的细麻绳,成了马上有冷水泼面的前奏曲。“但是”让你打了个激灵,立马把“但是”前面的温暖忘了,只有抖擞起精神,准备迎击扑面而来的顿挫。

“但是”便在这种频频警戒的气氛中,削减了平凡的联结之意,增添了沮丧的灰色意味。

其实,所有的光明都有暗影,“但是”的本意不过是强调事情还有另一方面。可惜日积月累的负面暗示,使得“但是”这个预报一出现,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

一位心理学专家讲学时说,她主张大家从此不用“但是”,而改用“同时”。

比如,我们形容天气的时候,早先是这样说: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

今后可以改成:今天的太阳很好,同时风很大。

当你最初看这两句话的时候,好像没有多大的分别。你不要急,轻声地多念几遍,那分量和语气的差异,就体味出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