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在坐了27年牢之后,终于自由了。1990年2月11日,他出狱后发表的首次公开演讲中说:“那段长达半个世纪的种族隔离制度,给我们这片大陆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活基础遭到了摧毁。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无法就业。我们的经济濒临崩溃,我们的人民卷入了政治冲突……”
曼德拉意识到,对于种族隔离泛滥的南非来说,有两个关键问题:南非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使它转变为一个融洽的多种族社会。但这种变革如果要通过暴力方式来进行,那么它对非洲大陆和整个世界的影响,都会是一场大灾难。
1991年12月20日,南非举行首次“民主南非大会”,包括国民党和非国大在内的17个政党组织,承诺建立一个没有种族歧视和隔离制度的新南非,尽力弥合过去造成的社会对立,实现国家的民主转型。1993年,非国大与国民党达成了大选后共享权力的双边协议,同年制定了南非的临时宪法。1994年4月,南非举行大选,曼德拉当选总统,德克勒克成为副总统。
1993年10月15日,曼德拉与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们对这段充满了强大内在张力的斗争史,以往所知不多。出国前虽进行了紧急补课,也常常在纷繁的人物和时间表中迷失。好在博物馆中有大量素材和资料,以影像、图片、文本等等,多方面地展示了南非的历史变化。有关曼德拉的史料,占了很大的篇幅。展现他从年轻时代起,为废除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所做的斗争。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集中观看曼德拉一生的图像资料,好像跟着他的脚步走过他跌宕起伏的传奇的一生。
曼德拉的前妻温妮曾经说过她第一次看到曼德拉时的印象——“我看到一个高大、仪表堂堂的男人”。
坦率地说,年轻时的曼德拉,身材魁伟,相貌端正,基本算得上英俊。但那时的曼德拉,和一个平凡的壮硕的黑人男性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你看得出他有热情和激情,但充满了愤怒,有一种好斗的冲动感。经历了27年的牢狱之灾,在艰难苦涩的煎熬折磨之后,曼德拉的政治生命如同秋天的果子芬芳成熟了。在幽暗的囚室中,他完成了一个伟大的蜕变。曼德拉的容貌变得冷静、温和、安详,一种穿透一切的智慧蕴含在眼中。晚年的曼德拉图像,越来越像一个超凡入圣的人,凌驾在一切人世间的苦难之上,温暖包容地凝视远方。
这个博物馆浓缩了南非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和解,但是永远记住。
不过。要把“和解”与“记住”融合在一起,谈何容易!人们往往借助忘记来达到谅解。既要记住,又要谅解,这需要慈悲和智慧轮番出马,然后比翼齐飞。这是世界政治历史上的杰出篇章。
出了博物馆,眼睛被阳光晃得睁不开。劈头看到矗立着七根高大石柱,定睛看去,上面分别刻着:自由、尊重、责任、多样、和解、平等、民族。它准确表达了南非人民对前方的期待心态。
天上飘扬着一面巨大的南非国旗。国旗由黑、黄、绿、白、红、蓝六种色彩构成了一个“Y”字形图案。这如同彩虹一般缤纷的多种色彩,象征南非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国家。我想,世上的图案万万千,在这其中选中“Y”字形,一定颇有深意。它象征着把原本是两条的道路合为了一条,延展向前。这个造型寓意着“融合”和“前进”。
过了一会儿,待眼睛慢慢适应了从馆内的压抑灰暗到阳光下的明媚,我看到博物馆旁边就是一个主题公园,有载满孩子的摩天轮在缓缓移动。欢叫的儿童中,有黑人也有白人,还有不太黑和不太白的肤色夹杂其中。在50年前,这可是万万不可能的。
曼德拉是历史上罕见的伟大政治家,他践行的种族和解政策,具有深刻的远见和极大的胆魄。他带领南非选择了和平和解的新纪元。
“罗本”是什么意思?荷兰语“海豹”的意思。
罗本岛是什么意思呢?顾名思义,海豹岛的意思。
今天的罗本岛上没有一只海豹了,有的只是监狱的旧址和伟人的传说。
在南非司法首都开普敦的桌山上,如果天气好,你向西北方向眺望,可看到椭圆形的罗本岛,如一只绿色葫芦瓢,在汹涌的南大西洋海面上半浮半沉。
如果你站在罗本岛上,向东南方向眺望,就可以看到开普敦,高楼林立,雾雾沼沼,犹如海市蜃楼。
我从开普敦乘船到罗本岛参观,同船的都是小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熙熙攘攘,大约是到岛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我们预备出发的前一天,因为浪急,渡轮停驶了。在我们出发后的那一天,因为浪高,渡轮也停驶了。所以,我和这一船的小朋友运气不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