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三万里(43)

2025-10-10 评论

雨果先生终日辛劳,很大一部分就是拯救并照料这些海豹孤儿,让它们在救助站休养生息,待它们恢复健康后,将它们放归大海。

在和海豹们的相处中,我觉得它们经常在对我说话。雨果先生说。

哦,您能听懂海豹的话?我反问,却并不吃惊。我相信,这世界上除了人类之外,动物和植物也都自有它们的沟通方法。有一些特别敏感和仁慈的人,能打通这种物种间的隔膜,进行跨界交流。

是的。我听到海豹们在说:我们活着是非常重要的,世界需要我们。我们代表一种强大的爱的力量,如同母亲和婴儿之间那种爱。地球需要这种强烈的爱,才能恢复到往昔的平衡状态。我们在地球生活、在地球的海中游动,行使我们的使命。雨果先生诚挚地说。

我抱起小海豹,它很温驯地依附着我。它的体重近似五六岁的男孩,将近20千克吧。它身上未干的海水将我的衣服打湿,这让我感到轻微的寒冷。拥抱的时间稍久,我感受到在表层清冷之下的海豹体温。比人类的体温要稍低一点儿,但仍是温暖的。稍后,它半仰起头,看着我。这让我得以非常近距离地注视小海豹的眼神。真的,在人类中,即使是刚刚出生纯真无邪的婴儿,我也未曾见过如此明澈洁净、通透专注的眼神。它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充满信赖。那一刻,我突然泪水盈盈。

我相信雨果先生听到过海豹之言,因为千真万确——它们在说:人类,我们从不曾杀死过你们,也恳请你们让我们活下去。

随着夜色浓稠,那旷野变成了一种让人获得静谧、缓慢、平和的幽深存在。这是一种永远不会生锈的不锈钢一样光滑的宁静。你知道周围潜藏着无数生灵,它们本身或许是危险的,但你仍旧安宁。

在非洲,有很多野生动物保护区。

在非洲,你一定要到野生动物保护区去。如果不去,就像到了中国不去北京上海西安……

有人说起到非洲去的唯一目的,就是看动物。

我就纳闷,人怎么那么爱看动物?

这是来自远古的咒语。并不仅仅因为人类曾经狩猎,而是在我们的血液中,沉淀着和动物相依为命、难舍难分的基因。真正的唇齿相依啊,无数动物的血肉化成了我们生命的原始能量,在这种依存中,它们的生命片段嵌进了我们生命的图谱。不信,你可曾看见过不喜欢动物的孩子?到了成人阶段,喜爱的比例有所减少,不知是因为经济的原因,还是不期然中有些人受过来自成人或动物的某种威吓。

非洲最大的动物保护区当属大林波波河跨国公园。它由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莫桑比克的林波波河公园和津巴布韦东南部的戈纳雷若禁猎区合并而成,占地面积约为3.5万平方千米。就动物种群和密度来说,尤其是狮子等大型猫科动物密度来说,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结合部的马赛马拉保护区当属第一,被称为“园中之冠”,面积为4000平方千米。

除了国立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非洲也有很多私人的动物保护区。以南非为例,国家保护区有20多个,私人保护区有数百家。

在国人的心目中,如果是私人的动物保护区,那多半是圈起来的土围子,卖票收钱,是只供少数人享乐的动物圈、变相的大庄园。南非的萨比萨比私人保护区则完全不同。它位于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西南端,面积超过65000公顷,治安保护方案非常完善。其内的动物们自在逍遥,绝不比任何国立保护区差。当地巡守员很自豪地说,因为和克鲁格国家公园毗连,那边的动物成群结伙地跑到这边来,都不肯回去啦!

我说,那克鲁格国家公园的动物岂不越来越少?

萨比萨比的巡守员耸耸肩膀,幸灾乐祸地,那有什么法子呢?你总不能给动物发通行证。

为什么叫“萨比萨比”?营地的名字来源于保护区境内的一条河流,土名就叫“萨比”。早年间,这条河中栖息着大量鳄鱼及河马,猛兽成群。当地的土著聪加族人对这条河充满了敬畏,“萨比”是土语“敬畏”之意。

保护区内还建有世界顶级的丛林营地酒店。此地的名称直译出来,就是带有感叹意味的——“敬畏啊敬畏”!

萨比河两岸是野生动物的乐园。1830年,为了获取象牙和犀牛角,欧洲狩猎者最先在这里安营扎寨。南非东北部发现黄金之后,为了运输矿石方便,铁路穿越了这里的丛林。欧洲贵族们很快发明了一种惬意的游览方式,就是乘坐火车,在旷野和密林中穿行,它有个时髦的名称叫“猎游”。火车的铁皮壳子里,相对安全和舒适。在经过充分设计的精良车厢内,贵族们一边安逸地喝着咖啡,一边随着列车的行进,观赏窗外的美景以及奔跑跳跃的野生动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