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是禾草。白琴键答。
我深出了一口长气,恍然大悟。后来我查了资料,禾草没什么神秘的,就一包罗万象的大筐,你所能见到的所有草类,都被它一网打尽。所有的粮食,除了荞麦以外,都是禾本科植物。
白琴键说,你可别小看了稀树草原,无数种动物,包括大型哺乳类动物像野牛、斑马、角马、河马、犀、羚等,要么直接把禾草当作食物,要么靠捕食吃禾草的动物,把食草动物从禾草那里得到的养料间接地摄入体内。所以从本质上说,连最极端的食腐动物也是靠禾草为生。只有少数动物,比如大象和长颈鹿,依赖乔木的树叶或果实过活。
我一时对稀树草原恨不能倒地便拜。它是所有非洲动物的厨娘!它怎么这么能干呢?何德何能养活这么多生灵?
白琴键说,稀树草原有相当高水准的净初级生产量。
我说,什么叫净初级生产量?
白琴键利用寻找豹子的间隙,向我普及植物知识。
初级生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质或所固定的能量。
我点点头,表明大致明白。
持枪白琴键接着说,净初级生产量是可供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
我这一次使劲点头,表示明白这个净产能,就是植物除了自己消耗之外,额外积聚起的能量。
持枪白琴键说,禾草具有最大的净初级生产量。在雨季,稀树草原的产能比热带雨林还多。
这令我目瞪口呆。热带雨林多繁茂啊,万象葱茏、青翠欲滴,它怎么会被这黄皮寡瘦的稀树草原在植被净产能上比下去!
持枪白琴键说,热带雨林的总初级生产力当然是高于稀树草原地带了,但请不要忘了,单位面积下热带雨林的总生物量远大于稀树草原。雨林的呼吸作用消耗更高,因此综合计算下来,热带雨林的净初级生产量反倒不如稀树草原。

哦,怪不得呢!我原来一直想不通原始人类为什么要选择在看起来十分荒凉的热带稀树草原地带过活,想象中应该生活在热带雨林中,野果多,气候温暖。却没有想过那里的雨林不但瘴气弥、漫毒虫泛滥,电闪雷鸣、险象环生,就是从产能方面来讲,也比不上稀树草原。
古人类真是聪明啊!
持枪白琴键说,禾草基本上很可口而且好消化,比起大部分热带森林的乔木叶子,禾草叶的怪味道也很少。
哦,禾草还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可是,面对干季刚刚过去雨季尚未来临的干瘪草原,实在难以想象它如何养活庞大的动物群。我把担忧同白琴键说。

他说,你想得有道理,但请不要忘了,动物是活动的,它们会迁徙。非洲稀树草原的动物已经适应了食物供应的季节性变异,它们练出了奔跑的本领,才能生存下来。雨季来临,趁着植被青葱、食物充足时,它们立即占据稀树草原,大吃大喝。干季时,又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地方,耐心地等待下一个雨季来临,到那时再迁徙回来。这个随水草迁徙的大兽群,至少有上百万头。每年2月前,它们在非洲高原南部,第一场雨过后,它们就奔腾着进入稀树草原。7月,兽群进入肯尼亚,9月以后又往回走。打头阵的是20多万匹野斑马,紧跟其后的是百万头牛羚,最后面的是50万只瞪羚,浩浩荡荡。
这就是国人特热衷的非洲动物大迁徙的理论根据。
说着说着,我们已经到了豹子的领地。
聊天中太阳已经下山,由于云层浓厚,未能看到非洲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完整落日。短剑般的阳光透过低矮的云层倾斜而下,将草原装点成若明若暗的斑斓布匹。再接着,四周就直接滑入了蒙蒙黑夜。
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的路虎车有四五辆,围城一个近似圆圈的环阵,近观豹子。我们到场比较晚,豹子的晚餐已经收场,卧在地上安睡。我似乎闻到空气中有血腥的味道,不过豹子已经把自己的嘴巴打理得很干净,猎物也不见了踪影。不知是连骨头都嚼得一干二净,还是把残骸藏在某处了。
所有的人都静悄悄地看一只豹安睡,天空悄无声息地爬上一轮明月。
这是一只猎豹。持枪白琴键悄悄说。猎豹尽管体形比狮子小,但它矫健凶猛、身手敏捷,是最危险的猛兽之一。
你怎么能在黑暗中分辨出来它是一只猎豹呢?
眼前的豹睡着,仿佛死去。尽管是躺着,仍显出身材极度修长,体形近乎完美。它背部的皮毛呈华贵的浅金色,半裸着的腹部的颜色比较浅,略显发白的淡黄色。它的头颅和颀长身材相比略微小了一点儿,鼻梁旁有两道明显的黑色条纹,从眼角处一直下延,直伸到嘴边,好像哭泣时未曾擦干的泪痕。它柔软的脊椎骨扭曲成一道华丽的曲线,镶在枯黄的草地上,四肢一半蜷缩一半舒展,伴着身边的暗影,犹如倒卧的青铜雕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