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风景打动你(11)

2025-10-10 评论

老者说:“请讲。”

邓邓说:“磨墨是很慢的,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也有了现成的‘一得阁’墨汁这样的代用品,谁还会用砚台研墨呢?砚台会不会走向凋亡?”

眉清目秀的邓邓微笑着提了个充满火药味的问题。老者稍顿了一顿,说:“你说得不错,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用砚台研墨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它是不会凋亡的。你刚才说研墨很慢,我觉得好就好在这个‘慢’字上面。要那么快干什么?慢慢地磨墨,慢慢地想,慢慢地积攒情绪,慢慢地琢磨还有什么更好的表现方式,一圈圈地磨着墨,思绪也就慢慢地分泌出来深入下去,看着清水渐渐地变得像糯米粥一样稠厚,火候就快到了。磨墨本身就是艺术创造的热身……”

还想听老人讲下去,然而,终是要告辞了。

临出门的时候,我问老者:“您说如果我们是当官或者是做生意的人,就不让我们看您的镇店之宝,能告知为什么吗?”

老者微笑道:“如果是个当官的人,看到了这么好的砚台,就会想买了送给上面的人。虽然我的钱不会少挣,可就委屈了这方砚台。如果是做生意的人附庸风雅,也让这方砚台沾染了世俗之气。知道你们买不起,所以才让你们看了。”

我们就这样离开了砚台店。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不是要讲在国内购物的事情吗?闹了半天,并没有买砚台啊!

是的,这是一次没有购物的行程。我以前的经验是买下一样东西,看到那样东西的时候,就会睹物思人,这一次,却是没有买到东西,也会思人。

关于冰岛,所知是那样稀薄。

去之前了解就很少,仅有的印象来自一本有关北欧旅游的书籍。和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比起来,冰岛所占的篇幅最少。冰岛人自嘲地说,北欧是五国,但人们常常脱口而出“北欧四国”,连近邻都把冰岛疏忘。

飞机在冰岛机场降落时,我们还穿着从丹麦哥本哈根起飞时的短裤长裙。机翼下工作人员鲜艳的羽绒服毫不留情地昭示着此地的寒冷。一下飞机,我们忙不迭地在候机厅里把所有的衣服都套在了身上。

其实冰岛给我们的见面礼并不准确,那只是因为来自北极的寒风突然掠过。“冰岛”这个名字让人很易产生错觉,好像是万古不化的永冻之地。实际上,冰岛是一片冰与火的交汇地带,有丰富的地热,是火山在冰川下爆发的岛国。冰岛的地形很特殊,在这个10.3万平方公里的岛上,有200多座火山,其中30多座为活火山。全岛四分之三为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原,八分之一为冰川,除此之外,岛上还有大量热泉、间歇泉、冰帽、苔原、冰原、雪峰、火山岩荒漠、瀑布及火山口,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域环境。放眼看去,土地被狰狞的火山熔岩覆盖,仿佛到了月亮背面。

在冰岛的日子始终处在惊奇和快乐之中。回家之后,到一家著名的图书大厦,央告售书小姐帮我查找关于冰岛的图书(店内的图书查询系统外人不可独自操作)。

电脑运行一番之后,售书小姐告诉我,有关冰岛的书籍只有小说集《冰岛渔夫》,还有一些有关冰岛建筑的图片,收在北欧建筑的合集中,此外就是我已经买过的观光手册。关闭查询系统时,小姐很好心地补充了一句:“《冰岛渔夫》只剩下两本了,你赶快买吧。”

我当即把一位“冰岛渔夫”请回了家,当晚一口气看完。书是好书,关于海洋的描写堪称一绝,只可惜这书既不是冰岛人写的,写的也不是冰岛人。所谓的“冰岛渔夫”,指的不过是在靠近北极海面打鱼的法国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见面就问别人有没有关于冰岛的文学作品。我固执地以为,要想真正熟悉一个民族和地域,要去读本土的人写的小说和诗。比如我们要想了解18-19世纪的俄国和法国,你是看一些当时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还是读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呢?想必除了专门的研究家和学者,都会选择后者。

我不是专家,只能走俗人这条路。

百般失望之后,终于有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朋友有一本繁体字版的冰岛诗集,据说这是冰岛古诗唯一的中文译本。我欣喜若狂地借来,指天画地答应一定完璧归赵,又是一口气读完。也许真正的诗人会笑我这种不求甚解的方法,但我饥不择食,先睹为快。

为什么对冰岛的文字这般感兴趣?因为冰岛是海盗们开辟的疆土。他们多喜好冒险,勇猛顽强,冲动起来不计后果。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