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慧(58)

2025-10-10 评论

  鼓额的父亲和母亲偶尔来看女儿,可他们无论如何不进茅屋,更不用说留下来吃饭了。几十华里的路程,两个老人都是徒步走来。他们往往只是站在篱笆墙下与女儿说一会儿话,当看到园子里的人时,就主动地回避。他们腋下夹了一个小包裹,里面大概是几件换洗的衣服、一点好吃的东西,交给女儿的时候总要推让几次。鼓额这时掏出一个小手帕,里面包着一个月的工资,交给母亲。她自己几乎不怎么留零用钱,都如数交给家里……母亲小声哭着,擤着鼻子——这就是分手的时候了。鼓额低着头,不时地抬头张望。
  她发现我走过去,立刻慌张地躲开,还伸手推一下父亲母亲。我喊了一声,两位老人却钻到了树丛下,逃一般离开了。
  我站在离鼓额几步远的地方,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他们急着回哩,他们怕麻烦这儿的人哩……妈说太麻烦了。"
  我当然不能同意这样的解释。一个葡萄园不能挽留一对贫困的农民夫妇,当然是葡萄园的耻辱。我不得不压抑着心中的气愤,一连问了几句:
  "为什么?为什么?!"
  我的目光有些尖锐,也许刺伤了她。她牙齿磕碰着回答不出。她的头深深地埋在胸部,后来连脖颈都变得赤红。我看到太阳照亮了她发际的一层细小的绒毛,这让我突然想到了那些健康而幼小的动物,心中一阵怜惜。我叹了一声。
  "你该让爸爸妈妈在园里做客。他们赶这么远的路,连水都没有喝一口……""他们不愿意。"
  "为什么?"
  "反正……不愿意。"
  这样的谈话对我有特别的触动,它仿佛敲击在一个非常敏感的部位。我带着稍稍的迷惑忍受着,回忆着类似的场景。
  我发现两位老人为了进葡萄园都特意打扮过,尽可能穿上整齐一点的衣服,但仍然显得寒酸。他们的脸已经被风和阳光弄得没有了一点光泽,差不多全是焦干的皱褶;手足都是苍黑的老皮。那双眼睛除了无可怀疑的慈祥,再就是无法祛除的深深的惊慌——一双无法安定的劳动者的眼睛。我从他们身上又一次明白了,我们走进了惊扰劳动者的特殊时代,这大概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我思虑着,久久地揣摩,终于懂得了一点点。
  ——他们还有着无法祛除的羞愧感!是的,不仅是他们,还有鼓额,也是这样!
  是的,正是这后一种可怕的羞愧感,阻止了他们落落大方地走入我们的葡萄园。
  明白了这个,我一时什么也说不出了。他们竟然在为自己而羞愧,这多么令人难过。除了不停地劳作,剩下的就是羞愧。我该怎样告诉他们,羞愧应该远远地离开劳动者呢?
  我去过那个村庄,还有无数个村庄,田野上的人差不多个个一样。太阳甚至泥土都在烘烤他们,他们都有类似的衣衫、皮肤和神情。他们见了行人,特别是那些外地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泛起了孩子般的羞愧……这种费解的神情刺伤了我,使我变得难以容忍。
  我回忆着这种似曾相识的神情,终于记起我和我的朋友们,还有我的老师、我所敬仰的知识前辈,他们都常常泛起这种神情!我为自己这个不大不小的发现而惊讶……羞愧——为何而羞愧?这羞愧有时简直是没有来由,可它死死地缠住了这儿的一大群人……羞愧的神情无法遮掩,它竟成为一类人共同的特征。
  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长长的流浪以及后来进入那所著名的学院、那座城市,所有的生活波折——我还能记得莫名其妙的、不期而至的羞涩怎样一次次地阻碍了我。它是从生命的深层滋生出的,它有时甚至因为太多太浓烈而不得不化为强大的勇敢和愤怒表现出来。多么奇妙的转化啊,我的、我们的羞涩、愧疚!
  ……由此我又一次找到了同类。我深信我们在本质上是何等地相似啊。这种区别的方法才是重要的,有意义的。我想起自己走上田野,每逢看到那一张张被晒糙了的脸就有一阵揪心的疼痛——我可以迅速联想到关于他们的一连串沉重的故事。我知道这种痛苦是为了我们自己。
  我曾跟随鼓额的父母到田地里去过,仔细地观察过他们、他们的乡邻伏在地上劳作的情景。那时他们整个的人变得何等专注,目光盯住禾苗,那神色就像面对一个幼小的、拥有未来的孩子;目光盯住杂草,就有一种轻藐和厌烦。他们用锄子松土,一下一下做得有力而细致。有时蹲下来,干脆用手掌去抓去拍打,一遍遍抚摸热乎乎的土地。这就是通向收获之路,从泥土、种籽、再到成熟,到田野上万千生命与四季与时光的奇特关系。他们的劳动就是关于这些淳朴而巨大的命题的探索追究,是人类寻求真实的又一种、也是最基本的方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