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开列一串长长的名单。有一天我会一个一个讲述他们的故事。这是掠夺与被掠夺、是魔鬼的毒计与被蹂躏者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你是不该陌生的。
看着这一串长长的名单时,我震惊了。
当时我只有三十多岁,身上的血流滚烫滚烫,我不能忍受。在○三所,有幸的是结识了一位地质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后来成了我最好的兄长和导师。他长得黑瘦黑瘦,脸上没有一点光泽,当时谁也不知道他正害着一种可怕的疾病。他只是没命地工作,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时间不多了。我整整两年时间因一个项目与他日夜在一起,这才有机会靠近他的心灵。我敢说他从根上影响了我这个人,并使我懂得了怎样才算一位真正的歌手。
谁也想不到他经受了那么多磨难:两次被监禁,两次进入劳改农场;而他当年的老师是最著名的大学者,称得上学界泰斗,命运比他惨多了,终于没有捱过来,很早以前就去世了。我认识他时,他有一多半时间在整理自己老师的遗著。
奇怪的是他直到最后仍然不愿提起这些往事,谈的只是手头正忙的事情,是年轻时野外勘查经历的美好故事,是心中涌动的诗情……可即便这时那个外号叫"瓷眼"的所长也没有停止对他的围剿。那一伙使用了一切善良人所无法想象的卑劣手段,甚至非法审讯了他身边所有的朋友……
那时这位可爱的兄长身上潜伏的癌症开始剧烈地折磨他,等他不得不住院治疗时,已经到了晚期。入院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去世了。他是吐血而死的,就死在我的怀中。
一个最好的导师死在我的怀里。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一个真正的兄长。
我想大声告诉"老胡师",我的老师,告诉他有人是怎样死亡的——他们或死在我的怀中、或倒在我们看不见的其他一些地方,那儿的蜀葵花静静地开放……
这就是我在那个○三所大致的经历。这就是我要说的简单的事实。我已经没有眼泪。因为一个长满了胡茬的男人是不该哭泣的。
离开○三所后,"老胡师"在来信中先是叹息,接着又是赞扬,说我虽然可惜地离开了自己的专业,有点"遁世"的消极,但谢天谢地总算从激烈的、无谓的争斗中解脱了——这也值得庆幸啊……
读着这些信,一时无语。我想他大概再也不会明白我了。
很可惜——这才真的算可惜呢。我的那位兄长和导师本该是他的同类,他应该自觉地站到这一边。我的兄长最后吐出的殷红的血应该溅到他的身上才好,也许这样才会让他记住什么。我感到更加愤慨的是,他正在不自觉地践踏什么,而它是我心中最可宝贵的东西……还有,他认为我退却了,逃遁了——我会吗?
退却的年代已经过去了。退却的机会再也没有留给我。我命中注定了要迎上去,要承受,要承受这一切。我说过我从属于一个特殊的家族,当我慢慢辨认出这一点时,我就明白了该做些什么。我只有一种结局,就是迎上去,奔向那个我应该去的地方。这是非常光荣的。
我离开了那些嘈杂,只是为了更好地检视。还有,我要舔一舔创痛。我要好好地整理浑浑的思绪,把爱和恨的贮备好好咀嚼一遍。我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柏慧(7),今天该是个时候了,有机会我将好好地谈谈你的父亲。
……失去了当面向你叙说这些的机会,大约是一生的遗憾。好在我仍然能够叙说;而且我们都是过来人,有了另一种达观与平静。在学院时,在你面前,我是一个燃烧着的山里毛头小伙子,惊悸未消,说不出一句连贯的话语——特别是牵涉到我的家庭,我的身世的时候。我只记得母亲在分手时对我的告诫:永远也不要对别人提起你的父亲……
由于那个春天的丁香花开得太茂盛,浓烈的气味让我整个个人都眩晕了。在一阵恍惚迷离中,我忘记了母亲的告诫。
于是报应接踵而来。
我出生在登州海角的一个小城里。这儿在民国初年有过一阵畸型的繁荣,倚仗了一个天然良港,海上贸易使它日益发达。小城的人见多识广,他们有幸不断在这儿迎接一些非带有意思的人物。那些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写过一二笔的人,当年就有几双脚板磕响了小城青砖铺起的街道。一些新兴工业主、大商人,纷纷来到这个小城,拓展他们的一份事业。我的外祖父一家来得更早一些,当地人记得从一开始这儿就有这么一支望族。他们的主要产业不在这儿,这儿只是他们一个惬意的居住地。蓝蓝的海湾,密密的树林连接着洁白的沙滩,一年中有一多半时间风和日丽。而且这儿交通方便,风气开化,又免除了大都市的拥挤和喧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