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242)

2025-10-10 评论


  已经改换门庭的顾秋水,见到包天剑更是一傲然,他仍然记恨包天剑将他丢弃香港不顾的那档子事。要不是他在战场上忠义救主,包天剑恐怕早就成了炮下鬼。包天剑见到顾秋水,连那不投机的半句话也没有了,他们谁也不再记得当年的情义。情义算什么?就是青春结伴好前程的往事也不能让他们心有所动了,其实他们离心如止水还远着呢。

  如果不是对包老太爷还有那么一点企图,即便都在天津,又住得很近,顾秋水也不会和包家来往了。

  邹可仁和顾秋水多次向包老太爷宣讲未来的前途,请他出山,回东北号召一下,东北军的残余势力和大批土匪势力肯定响应,可包老太爷就是不动声色。邹可仁说:“扶不起来啦厂其实是有包天剑的前车之鉴参照着呢。反过来说,穷困潦倒的包家,如今就是向邹可仁借一钱也借不出来。而当初邹可仁去美国留学,还是包老太爷出资两万赞助呢……到了现在,邹町仁还想利用包老太爷的余热去实现他那东北王的美梦吗?真是做梦去吧!

  天津没有指望,顾秋水只好到北平去串联那些东北军旧人,响应者依然寥寥。研究结果是设法通过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等人,在日本投降前抢先抓到伪满“国军”的武装力量,把山海关夺在手里,堵截蒋介石的军队出关,并扩大力量,占据“南满”地盘。他们研究了武装策反的可能性,还回东北了解反叛杂牌军的实力、真假抗日之心,以及隐藏在某处的武器到底有没有,有多少……

  又与汪伪政权中几,个东北军旧人,如九一八事变前原张学良将军的参谋长,如今是汪伪政权绥靖主任胡玉昆的军政部长鲍文岳等达成协议,准备武装策反。

  可是日本一投降,绥靖主任汉奸胡玉昆就被蒋介石抓起枪毙,鲍文岳也没得好死,一切都没来得技办。

  日本投降后,他们又同伪满驻天津领事王某接上关系,打算趁日本投降混乱之际,从中得利?还通过包老太爷的关系,拉拢伪满“劳动奉公队”,据说该队有八千多人,掌握在一个东北军老军官“于大头”的手中,可是蒋介石来得太快,一切计划都成泡影。回东北了解情况的特派员也有野心,根本不调查、研究武装策反的可能性,而是大张旗鼓召开了各方力量的代表大会,会上成立了东北自治政府,还捎信给顾秋水:“……我们已经召开大会,与会军官二三十人,大家都说不能再等,如果不赶快行动,杜聿铭就要吃掉这些杂牌军。于是在会上成立了东北自治政府,邹可仁为主席,加上十二个委员,共由十三人组成。”

  顾秋水连忙回信:“请尽快与共产党联系,否则我们没有后盾力量。”

  几天后顾秋水从报纸上得知,特派员乘公共汽车前往哈尔滨寻找共产党的关系时,被国民党摩托车队追上捕获,并押往南京,于是与会者大多被捕被杀……甚至有人通知顾秋水尽快逃匿……

  问题都出在后面那个“可是”上。这些计划,像所有的想法在想法阶段上那样诱人,那样美妙,那样一厢情愿,那样停留在想法上,那样幽了一个英国式的默。除了一个让人慢了半拍的哈哈大笑,还能有什么?

  而叶莲子一直以为顾秋水是在进行一番伟大的事业,想到因伟大事业不得不被遗弃的自己,也算是间接做了贡献——愿她永远不要知道事情的真相。

  顾秋水大手一撤,叶莲子和吴为就像两颗被他啃剩下的酸枣核,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撤在了层叠起伏、深博不可探知的黄土高原上。她们能不能在哪个崖畔上抓住一把黄土,生出地们的根来,就看她们求生的本事了。

  她们的虚浮、对人世不着边际的向往,即刻就被埋葬在那凄荒古远、令人断魂的旷野中,埋葬在水塘边难以见到的几枝颤抖的芦苇中,埋葬在散发着苍老湿气的废窑中,埋葬在如哭泣如挽歌的连阴雨中,埋葬在黄土高原没脚的黄土中……

  蓦然回首,不知何时,她们就靠在了那亘古至今支撑着天又支撑着地的塬上。她们惊心动魄地仰视着那矜持得近乎冷漠、苍凉得近乎死灭、拒人千里得近乎无情、线条随意待近乎粗陋却威仪凛然的黄土高原。不,黄土高原对她们的厚爱,要在他们彼此有所了解之后才能凸现。

  而吴为也不曾料到,她们在黄土高原以及在寺庙中度过的岁月,将赐予她多少悟性,多少享用不尽的财富。

  从此,顾秋水留下的那个箱子,就陪伴着她们一起踏上漫漫的求生之路。不知吴为浪迹天涯的脾性是由此而来,还是从外祖母墨荷那个游牧民族的祖先而来?很可能是秉承了外祖母墨荷那游牧民族的祖先。她的很多脾性,看得出是跃过了叶莲子而与外祖母墨荷的直接链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