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字(276)

2025-10-10 评论


  她怕,怕那些孩子也像他们的爹娘那样,不留情面,当场骂出让她难堪的话。

  她既然干了那“伤风败俗”的事,却没有勇气承担世俗的侮辱,反倒把女儿禅月推到前面,为她抵挡可能射来的乱箭。

  无论被欺负过多少次,无论被欺负到什么地步也不曾落泪的禅月,此时,眼泪却奔涌而出。吴为从不敢忘记这件事。多年后,吴为还一再向禅月提起,禅月却说不记得了。

  真的忘了吗,禅月?

  这份深爱,吴为就是到了九泉之下也不会放下。

  问题是禅月对她的这份深爱,仅仅是永志不忘就回报得了的吗?

  那些欺凌对禅月造成的伤害,吴为无法估量,幸亏禅月是一个坚强的孩子,最终稳住了大局。是叶莲子代替懦弱的吴为,承担起家庭卫士的职责。每当掸月被欺负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总是叶莲子勇敢地站出去据理力争,拦住领头欺负禅月的孩子,说:“你还是学校里的优秀少先队员哪,在家却是这个表现!你再欺负人,我就到学校找你们的老师去!”

  在叶家,叶莲子和禅月才是真正的勇士,面给她们带来耻辱的吴为却是卑怯的懦夫。

  勇敢无畏,对有些人来说是与生俱来的,而对另一些人却要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获得。

  吴为最终获得了这种品格,可是,她怎能抹掉践踏在叶莲子和掸月血肉制成的心上的那些脚印?她怎能抹掉那些如鞭子一样的污言秽语,抽在叶莲子和禅月那自尊自爱的脸上的鞭痕?更多的时候,是叶莲子带着禅月整天整天躲进附近一处公园,免得禅月在大院里受欺负。

  为此,。叶莲子坚决不让禅月和大院里的孩子就读同一所小学。她担心大院里的孩子把从爹.妈那里得到的吴为的“丑闻”扩散到学校,那样,禅月就再也没有一处可以舒展那颗小心儿的角落了,所以毅然决然地把掸月送到了郊区的一所小学。通向那所小学的道路非常荒凉,路面也很窄,只能通过一辆卡车,那些卡车像是没上笼头的牲口,无拘无束,对一年级小学生禅月来说,真是危机四伏。一早一晚,无论冬夏,叶莲子那老迈的身影,紧贴着路旁的树干,蹒跚在那条枯藤老树昏鸦的路上,接送着、守护着她的小孙女。熟读“三李”诗词歌赋的叶莲子,走在这条路上,不会不想点什么。比如树干下,那窄小得仅供一人行走的安全地界,给予叶莲子的慷慨难道不比世人多得多?

  那时,吴为一见下雨下雪就为路滑而发愁。

  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不经意间,叶莲子就改变了她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在一个什么场合,叶莲子突然觉得脚下一绊,低头一看,脚尖上套了一块牌子不错的手表,当即交到附近派出所,然后就回家了。几天后,派出所向居委会反映了这件事,大院里的人才知道,原来她们那个家还有拾金不昧的品德。

  如果说叶莲子是叶家改变社会地位的第一位战斗英雄,禅月就是第二位。

  她不但读书非常争气,学习成绩年年第一,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以吴为那样一个母亲和非“红五类”出身,居然靠自己优秀的品德和别人无法超越的学习成绩,被一所著名的重点学校录取,并屡屡在那个家学渊源、高校子弟如林的地区,于各科门类竞赛中获得第一;后来更是考得美国著名大学的奖学金,且深得教授们的赏识。他们写信给吴为,盛赞禅月的仁爱、聪慧、能干和努力……上帝其实待吴为不薄,不但给了她一位好母亲,又给了她一个好女儿。

  可吴为怎能就此把顶粱柱的职责,永远地放在这样一副老肩和这样一副小肩上!

  她难道不该励精图治,为改变她们的境遇而豁出命吗?

  可是路在哪儿?

  分明记得那是-今中午,也分明记得没有午睡,所以一定不是梦。

  一张纸和一支笔飘然落在吴为的面前,有人对她说:写吧,这就是你的出路。

  急急去分辨那声音,反倒听不清楚了,连那张纸和那支笔也不见了。

  那一刻,吴为觉得重又置身于她的塬上。

  那如生身父母一样的塬!

  从未嫌弃过她的塬!

  她的塬,再度以一尘不染的纯净包裹着她、护卫着她,使她自小在光明世界中受到的惊吓,消散得无踪无影。星光和月亮也不敢造次、不敢随意照耀的塬,挟带着分不出天地的一脉沉黑重又向她靠拢。她顺着嵌钉在重甸甸、黑沉沉的塬上,如逗号、句号、顿号、惊叹号、破折号的灯火,九曲十八弯地重又开始对塬的阅读。那如无伴奏合唱的尾声,凝重而迟缓地游移在塬上的夜气,一如她少年时的沉郁,不但将熬过一天安危终于安息下来的苍生,也把受尽磨难的她浸漫在它的温厚之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