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那样地需要表达,就像耗竭太快的电器,每日都得充电。重复而新鲜地描述爱意吧,它是一种勇敢和智慧的艺术。
爱怕犹豫。爱是羞怯和机灵的,一不留神它就吃了鱼饵闪去。爱的初起往往是柔弱无骨的碰撞和翩若惊鸿的引力。在爱的极早期,就敏锐地识别自己的真爱,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果敢。爱一桩事业,就奋不顾身地投入。爱一个人,就斩钉截铁地追求。爱一个民族,就挫骨扬灰地献身。爱一种信仰,就至死不悔。
爱怕模棱两可。要么爱这一个,要么爱那一个,遵循一种“全或无”的铁则。爱,就铺天盖地,不遗下一个角落。不爱就抽刀断水,金盆洗手。迟疑延宕是对他人和自己的不负责任。
爱怕沙上建塔。那样的爱,无论多么玲珑剔透,潮起潮落,遗下的只是无珠的蚌壳和断根的水草。
爱怕无源之水。沙漠里的河啊,即便不是海市蜃楼,波光粼粼又能坚持几天?当沙暴袭来的时候,最先干涸的正是泪水积聚的咸水湖。
爱怕假冒伪劣。真的爱也许不那么外表光滑、色彩艳丽,没有精致的包装,没有夸口的广告,但它有内在的质量保证。真爱并非不会发生短路与损伤,但是它有保修单,那是两颗心的承诺,写在天地间。
爱是一个有机整体,怕分割。好似钢化玻璃,据说坦克压上也不会碎,可惜它的弱点是宁折不弯,脆不可裁。一旦破碎,就裂成了无数蚕豆大的渣滓,流淌一地,闪着凄楚的冷光,再也无法复原。
爱的脚力不健,怕远。距离会漂白彼此相思的颜色,假如有可能,就靠得近一点,再近一点,直到水乳交融亲密无间。万万不要人为地以分离考验它的强度,那你也许会后悔莫及。尽量地创造并肩携手天人合一的时光。
爱像仙人掌类的花朵,怕转瞬即逝。爱可以不朝朝暮暮,爱可以不卿卿我我,但爱要铁杵磨成针,恒远久长。
爱怕平分秋色。在爱的钢丝上不能学高空王子,不宜做危险动作。即使你摇摇晃晃,一时不曾跌落,也是偶然性在救你,任何一阵旋风,都可能使你飘然坠毁。最明智最保险的是赶快从高空回到平地,在泥土上留下深深脚印。
爱怕刻意求工。爱可以披头散发,爱可以荆钗布裙,爱可以粗茶淡饭,爱可以风餐露宿。只要一腔真情,爱就有了依傍。
爱的时候,眼珠近视散光,只爱看江山如画;耳是聋的,只爱听莺歌燕舞。爱让人片面,爱让人轻信。爱让人智商下降,爱让人一厢情愿。爱最怕的,是腐败。爱需要天天注入激情的活力,但又如深潭,波澜不惊。
说了爱的这许多毛病,爱岂不一无是处?
爱是世上最坚固的记忆金属,高温下不熔化,冰冻不脆裂。造一架爱的航天飞机,你就可以驾驶着它,遨游九天。
爱是比天空和海洋更博大的宇宙,在那个独特的穹隆中,有着亿万颗爱的星斗,闪烁光芒。一粒小行星划下,就是爱的雨丝,缀起满天清光。
爱是神奇的化学试剂,能让苦难变得香甜,能让一分钟驻成永远,能让平凡的容颜貌若天仙,能让喃喃细语压过雷鸣电闪。
爱是孕育万物的草原。在这里,能生长出能力、勇气、智慧、才干、友谊、关怀……所有人间的美德和属于大自然的美丽天分,爱都会赠与你。
在生和死之间,是孤独的人生旅程。保有一份真爱,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温暖的灯。
当人们看到一本书,却无法根据书名想见内容的时候,通常会冷一下。有两种反应可供选择:一是把它甩到一边,因为它超出了我们已知的知识范畴,它冒犯了我们。另外一种就是好奇地打开它,看它到底说些什么。
幸好当我看到江西教育出版社的《赛博医学》时,采取了第二种处置方法,才使我没有和一本好书失之交臂。
“赛博”是个挺复杂的词,大致的意思是把人和信息源联结起来,出现一种新型的交流空间。
医学这两个字,倒是熟面孔。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我天天裹在白大衣里,和它形影不离。现在它在脑袋上加了“赛博”这一玄妙前置,好像老朋友新烫了时髦发型,使我阅读的时候,常有不自在和刮目相看的感觉。
待及看完,掩卷长思,觉得很有触动。
它的内容不复杂,正如它的副标题所示——计算机如何帮助医生和病人提高医疗质量。具体说来,就是计算机可以让病人自行表达病史、进行诊断、指导保健,等等。
说实话,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想到病历可由机器完成。大脑中顽固地认为,医学是仅存的几门基本上要由人工独立操作的技艺之一,是手工劳动最后的孤独堡垒。此书打破了我的成见,并以很有趣的实验数据证明,如果软件设计得足够精彩,病人面对着一架机器叙述病情,可能比对着医生更加自如,病史的采集也更加完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