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翅膀(89)

2025-10-10 评论


位的客人,席间该上几个冷盘、几道热菜,心里早就有谱。

  郑子云在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风行一时的“兴无灭资”口号大唱

反调,上面不但没有微词,反而在报刊上、内部通讯上,左一篇报道,右一篇转载。

  前不久国务院某领导人准备召集重工业部有关同志研究工作,在田守诚提出的

有关人员的名单后面,亲笔加上了郑子云的名字。当田守诚按照惯例在前排——通

常是各部第一把手的座位——某个座位上落座时,那位国务院领导人高声地招呼着

:“郑子云,郑子云来了没有”

  郑子云简单地答道:“来了。”——听起来却踌躇满志。

  打倒“四人帮”以后,他似乎一帆风顺。

  这一切都不是没有意义的。自然啦,“四人帮”那个时期,郑子云又不是第一

把手,部里的事情也用不着他出来亮相、表态,那些个亮相、表态真他妈的坑人,

一次又一次地让人自己往自己腧卜抹黑。批邓的时候,郑子云又住了几个月的医院,

谁知道他真病还是假病。真是吉星高照,生病也生得是时候。“生病”真是天才们

的伟大发现。那位国务院领导人就曾经笑眯眯地问过他:“守诚同志,那个时候人

们都生病住院,你倒好好的,啊”

  那笑很有点古怪。

  那位国务院领导人还招呼着郑子云:“来,来,坐到前面来,坐到前面来。”

之后又加了一句“最近你们部的工作很有开展嘛。”

  这一切都不是没有意义的。田守诚非常熟悉高级政治生活,每一句话、每一个

姿态都是一个信号。这信号表明,郑子云的地位可能有所升迁。但把他撤下来,把

郑子云换到他的位置上这个可能目前还不存在。他知道,只要上面赏识他的人不垮

台,他就不会垮台。像洋人那样,今天可以是部长,明天可以去饭馆刷盘子那样的

事,在中国绝对不会发生。倒不是这个社会对他特别恩典,而是这么一来,便会动

摇整个干部制度,危及每一个即得利益者的利益。田守诚是太了解这一点了。只要

他政治上不出大问题——他想大致不会了,他已更加谨慎——他这个部长的级别就

会一直保持到终年。

  再说郑子云也决计不会同意这么干。

  但郑子云很可能会另有高就,自然出不了与工业有关的圈子,对他仍然是一股

潜在的威慑力量。郑子云虽然不会从个人好恶上对他做什么手脚,何况他们之间并

没有什么私怨,但是郑子云太了解重工业部的内情,指不定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就

会抖落出来……

  还有他那套关于改革的梦想,鬼知道会不会有人赏识,一旦有人赏识,可就乱

了套。

  至于这篇文章在部里引起的骚乱,并不是一次真正的较量,一切迹象表明,还

不到当真的时候,他得稳住神。田守诚自信对中国政局的了解,远比郑子云透彻,

目前这种自由化的倾向,早晚会有人出来说话,对郑子云的所作所为,他不必花什

么力气认真对待,总会有一个时机,让他坐收渔人之利。

  部党组会议结束的时候,田守诚看了看表,差半个小时十二点。可以把那篇报

告文学引起的争议提一提,这个时间不长不短正合适。说太多也没必要,点点题就

行。

  他说:“还有点时间。有件事,需要说一下。”看着大家没太在意,他停了停,

等着静场。人们被不同话题分隔成若干小块的注意力,重又聚合到一起。只有汪方

亮一个人在“咔嗒、咔嗒”地折腾着别人刚从国外带回来的一个打火机。

  田守诚接着说:“这两年文艺界很活跃,不少作家提出要干预生活。我们部里

也出了个文学家,写了一篇关于曙光汽车厂陈咏明同志的报告文学,也算是干预一

下我们重工业部的生活吧。啊——看来我们这个部里,还是有人才的嘛,哈哈。”

  他笑,可他明明意识到,哪个单位里要是出了个写小说的,可真是一种灾难。

谁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会不会被他当成素材写进小说里去就是被写的人自己不对

号入座,了解内情的人也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这件事写的就是他。小说还会在全国

的新华书店里发行;也许有人会推荐给哪位副总理或中组部、中纪委的某位领导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