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翅膀(88)

2025-10-10 评论


知道不知道”

  陈咏明回答:“也可以说知道,也可以说不知道。因为当初我对作者说过,第

一,不要宣传我个人;第二,汽车厂之所以做了些工作,和三中全会以后的政治形

势有关;第三,我那个领导班子,是个好班子。”

  “你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呢”

  “不介入的态度。”陈咏明立刻反问田守诚:“您对这件事又是什么态度呢”

  田守诚没料到陈咏明会这样单刀直人地迫使他表态,好厉害。

  “我嘛……哈哈,当然是赞成的喽,表扬我们部里的好人好事嘛。”

  见他的鬼去。

  不久田守诚就在宋克的撺掇下派了干部司的司长,带了二十多个人到厂里来,

名义上是考察干部,实际上是来了解文章“出笼”

  的经过,前前后后在厂里搞了一百多人次的调查。

  一开始陈咏明就对叶知秋和贺家彬说过:“千万别写,断送了我一个人倒没什

么,可别断送了汽车厂这点形势。”

  他们说什么“文责自负嘛。当然,我们会考虑你的意见。”

  谁知道他们怎么又写了。也不知是谁,不知深浅利害地给他们提供了那么多情

况。贺家彬在厂里有同学、也有熟人,汽车厂是部里的直属厂嘛。

  结果怎么样不幸而言中。“文责自负”!头脑里缺政治哟。

  当冯效先和宋克找上门让田守诚表态,这篇文章的发表是否意在对他们进行指

责的时候,他闪烁其词地说:“这个情况我不了解,文章的发表没有经过部党组的

同意。”

  使冯效先和宋克怒不可遏的是,文章里写到曙光汽车厂历任厂长中,个别人对

“四人帮”时期存在的困难,不是激流勇进,而是激流勇退。其中一位还是部里主

管局的局长,在曙光汽车厂工作没有做好,回到部里反倒成了部党组成员。了解内

情的人一看便知,这说的是宋克。

  一派书呆子的胡言乱语!什么时候胳膊拧得过大腿那个时期,连政治局都让

“四人帮”搅得不能过正常的政治生活,一个小小的厂长就能解放全人类表扬陈

咏明,就说陈咏明好了,何必说那么多呢这个贺家彬,还在重工业部领工资,还

在冯效先手底下混饭吃,也不考虑一下后果,太天真了。知识分子真是一种让人不

能理解的怪物。不过文学作品嘛,又不是中央文件,哪能那么周全。即便是中央文

件,也不一定每一句话都像数学公式那么严密。对贺家彬,田守诚的态度比较宽容。

一个小人物,能掀多大的浪也许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头上,人们也就比较想得开。

但对冯效先和宋克来说,绝不是抹抹稀泥就可以了结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固然是党

的优良传统,曾几何时,随着职位的不断提高,人的屁股也像老虎屁股一样摸不得

了。

  林绍同告诉田守诚:“听说宋克局长已经派人查过贺家彬的档案了。”林绍同

把那个“人”字说得很重。这等于提醒田守诚,宋克的老婆是干部司里一位专管干

部的处长。

  田守诚不赞同地说:“老宋这事办得太露骨了,传出去又是麻烦。现在人们对

查档案的这一套做法很反感,贺家彬不过是个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嘛。”

  林绍同又说:“听说有人看见郑副部长和那个女记者在景山公园外面的街上溜

达。”

  田守诚立刻垂下眼睛,好像听到什么不愿意听的事情:“这算什么,又不是看

见他们睡在床上。”凭他和郑子云共事多年的了解,他知道郑子云不会做这样的事,

可他巴不得郑子云做出这样的事才好。田守诚知道,再没有比这种事更能毁人的了。

有时他觉得孔老二比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人物都伟大,那得以跨越二千多年时空的封

建意识,之所以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来,直至现在还主宰着很多人的头脑,靠的就

是孔老二这个染色体。不过田守诚是讲求实际的人,他从不把精神耗费在还没有发

生的事情上。他对林绍同说:“我看,既然宋克同志他们有这样的意见,你不妨在

部里搜集一下对这篇文章的反应,适当的时候在党组会上议一议。”他没有说要搜

集什么反应,那是无须说的,林绍同自然清楚。如同一个精明的管家,来了什么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