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船(18)

2025-10-10 评论

  “还帐吧!”
  父亲骑上他养了很多年的一匹枣红老马走了。一个星期之后,他回来了,红光满面,拴了马,掸着身上的尘土,把全家人召集到了一起。父亲宣布:他这一个星期还帐去了,从今天起,只有一个小粉丝作坊算是他们老隋家的,其余粉丝工厂,全交出去了!所有人听了都惊得说不出话。停了一会儿,大家又摇头笑他了。父亲只得掏出一张条子来,上面有几行字,一个大红关防。那大概是一个“收据”吧!茴子第一个把条子抓到手,看了看,就昏死了过去。一家人慌乱起来,捶打掐捏,不停地呼喊她。她醒过来,像看一个仇人一样看着父亲,接着大哭不止。她嚷叫的什么谁也听不明白。她后来咬紧牙齿,用手猛击桌子,直到手指有鲜红的血溅出来。可她一声不哼,脸色蜡黄地注视着对面的墙壁。
  抱朴被这一切吓坏了!他到如今也不很明白,却能体验到爸爸心底的轻松。不过通过这一场,他算明白了后母是一个多么拗气的人。这种拗气太可怕了。这种拗气的结果是她死得比父亲还要惨,这是很久以后抱朴才明白的......他当时急于想知道的,是父亲怎么找到了接受这些粉丝厂的人。他知道老隋家的工厂和粉庄遍布周围几个县,几个大城市里也有,可不是一个星期就能交得完的。再说所欠的帐是所有穷人的,那么天下还有谁能替所有穷人接下这笔巨大的财产呢?隋抱朴想得头疼,还是闹不明白。老磨屋依旧隆隆响着,一切如旧。只是父亲再也不到那里去,有些陌生的船只定时来运走粉丝。家里帮忙做事情的人也辞退了好多,老隋家冷清了。后母手上的伤已好,但有一根手指再也伸不直了。打那以后,她没有笑过一次。她后来也曾找张王氏算过一次命,结果回家谁也不讲,只是顺便捎回了两个大大的泥虎。后来见素和含章生下来,就玩这两个泥虎。
  不久镇上一个大会连一个大会。那些土地多的、办厂的人家,被如数拉上土台子。土台子就筑在老庙旧址上。全镇人都指着台上的人诉苦,激动的声浪撼动了整个洼狸镇。赵多多做了自卫团长,背着枪在台上走来走去。有一回他发明了一个东西:一根藤条,梢上颤悠悠地绑了一块生猪皮。他在台上踱着,高兴起来,就用新发明把台上站的一个胖老头打了一下。胖老头嚎叫一声跌倒了,台下的人一齐叫好。接下去不少人学了多多,涌上台来动起手脚。三天之后,有人就给打死了。隋迎之站在台下与台上之间,站了几天,终于明白还是应该站到台上去。可他一上台就被土改工作队的人劝下去了。他们说:“你还是下去,上级有指示,你算开明士绅。”
  含章出生那天隋不召回到洼狸镇上。他身上别了把渔刀,浑身散发出海腥气。他比走时瘦多了,胡子也很长。只是一双眼珠变成了灰的,反而又尖又亮。他听了镇上十几年的变迁,听了哥哥献出粉丝厂的事,仰天大笑。他说:“了了好,好了了,天下大吉!”他说这话时是在老磨屋边上,说完,就当着隋迎之和抱朴的面解起溲来。隋迎之厌恶地皱皱眉头。接下去的日子隋不召老要把抱朴领到河边,一起进河洗澡。叔父身上的疤痕让抱朴吃惊:黑的、紫的,深深浅浅,像缠在身上的一张网。他说他死过三次,不该活过来又活过来。他拿一个小望远镜给抱朴玩,告诉这是从一个海盗手里夺的。有一次他唱起了一首驶船歌,抱朴说真难听。隋不召哼道:“难听?这是叫《海道针经》的航海古书上的,记不住,就得死!海上全靠这本书,郑和大叔有一本,后来给了我,成了我的性命。”那天他回去真的取出一本书来,它藏在砖壁里,灰黄的纸面皱褶无数,边角紧巴巴地缩着。他小心地读了几页,抱朴一个字也不懂,他就装到铁盒里重新藏好。他对一条大河的衰落大为失望,说如果早上几年,非把抱朴带到老洋里不可!他们成天在一块儿,后来抱朴也像叔父那样摇晃着走路了。这终于使父亲恼怒起来,就用乌木板打了儿子的掌心,并把他关进书房里。隋不召一个人孤寂得很,徘徊了几日,就远下他乡云游去了。
  民兵头儿赵多多有时过来串门。隋迎之惟有这会儿才放下手里的算盘,殷勤地为他斟茶。赵多多把手一摆说:“忙你的!”隋迎之坐立不安,最后只好回书房去。赵多多愿意跟茴子说话,还笑着问她:“有鸡油吗?”茴子取来一点,他就解下腰带上的盒子枪,蘸了鸡油仔细地擦起皮枪套来。他说:“越擦越亮。”最后他站起来要走,还油碗时,顺便将油碗扣在了茴子耸着的胸脯上......茴子转身摸一把剪刀,赵多多早已跑了。瓷碗跌在地上,发出了脆响。隋迎之急忙奔出屋来,正看到妻子踞在那里,一只手握剪刀,一只手揩胸前的油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