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爷生病,整个镇子随之蔫蔫。可怕的是形势逼人,时代一日千里,报上不断有新的巨数推出来。如今的巨数已不再围绕粮食盘桓,而是追逐着钢铁和一些科学发明。还是那个老社员王大贵,如今又用那双试验新式猪饲料的大手发明了五种新式农具。有五千八百四十六个农民科学革新小组一夜间宣告在全省成立,计划每个小组每月将研制六件科学发明,全省明年将有四十二万零九百一十二件革新发明推向全国。而这仅仅才是个计划,伟大的时代里突破计划的可能性总是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钢铁元帅要升帐”──有人沿洼狸大街跑着呼喊。接着又有人登上木架尖顶报起巨数来了。七月份全省大搞贝氏转炉、猪嘴炉、坩埚炼钢,各种炉埚要达到六十八万四千三百个。一个村用青砖、土坯、白干土和焦炭粉试做了三十六只坩埚,三个昼夜炼钢已达七吨半。另有一砖窑停止烧砖,抓紧炼钢,一窑出钢三十九吨。
钢铁大上带来了艺术的空前繁荣,一位老婆婆一边拉风箱吹坩埚一边吟哦,一夜间竟然做诗五十多首。一个村子只有三人识字,可是三个人记录了全村的所有诗作,装成满满一麻袋,目前正组织专人送到省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才相继恍然大悟,知道大诗人李白也不过尔尔。巨数铺天盖地而来,周子夫有些不能终日。他不得不把赵炳带病扶起,商量对策。他们较为一致的意见是:除了张王氏以外,洼狸镇人全都缺乏想象力,自古已成定论,因而作诗一事只好甘拜下风;但炼钢与科学发明一项,却要立即行动。他们决定马上成立科学小组,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请出李其生。
李其生虽然大难不死,但早已蓬头垢面。他对一切失却了信心,只记得自己是个该死的反动派。那一次有人把他剥光了衣服吊起来,用黑布蒙上他的眼睛,打一棍喊一句:“打死你这个狗特务!”他求饶、哀叫,全不顶用。有一个人用烟头儿触了一下那个东西,他撕心裂肺地喊叫一声。如今疤痕满身。那个东西上面的疤痕使他和妻子尤其悲愤不已。当四爷爷与周子夫请他出马加入科学小组时,他自然又想起了那一切屈辱。他默然不语。最后是妻子对他发起火来:“其生你个没良心的!四爷爷救了你这条命,四爷爷进门都请不动你!你又忘了形了......”李其生听到这里,猛然昂头。他看看四爷爷,站起来就往门外走去。就这样他加入了科学小组。
科学发明开始,首要任务是制出炼钢的坩埚。李其生在已知原料(青砖、土坯、白干土和焦炭粉)中又尝试着加入瓷碗粉末。结果坩埚质量大增,寿命延长一倍,温度可比一般坩埚高出六百三十多度。李其生荐举隋不召和隋抱朴也参加了小组。隋不召一切服从李其生指挥,专门负责捏制坩埚的衬里;隋抱朴性情内向,正好用来捣制瓷粉。仅仅一月时间,科学小组已制成四百多个坩埚。赵炳和周子夫亲自号召洼狸镇人献出瓷碗、瓷罐及一切瓷器。最后瓷器用尽,周子夫又引导镇上人行路低头,留意拣取泥土里的所有碎瓷片。后来井底的瓷片也给掏上来。路上远远地有个什么在阳光下发亮,大家认为是瓷片,就飞一般跑上去争抢。久而久之,那些骨胳发育还没有成熟的孩子,由于长期低头寻觅瓷片,就再也抬不挺头颅了。后来若干年过去,人们遇见不能昂首挺胸的人,还说他必定是洼狸镇人。
上千只坩埚立在了城墙下、田野和巷口。浓烟滚滚,遮天蔽日。风箱被老婆婆日夜拉动,“呼达”声盖过了芦青河水的奔流。全镇的一切金属都被拿来丢进坩埚。有人发现双铧犁的手摇柄可用木头代替,于是也取了下来。周子夫率领民兵挨户查看金属情况,最后连衣柜上的铜铁环子、锁扣也如数撬走。铁锅揭走,顶在头上送到坩埚旁;做饭一律采用陶罐。后来再也找不到一丁点铁末了,形势令人悲哀。有一天四爷爷赵炳突然当众撩开衣襟,露出了裤带上的铁扣子,然后三两下扯了下来。这天傍晚,全镇一共有八千二百多只皮带扣子(铁、铜、铝质的)交了上来。周子夫宽宽的牛皮带上有个闪亮的铜扣,再三踌躇,最后还是敲下来。这事情深深地启发了赵多多。以后他遇见别人,特别是年轻妇女,第一件事就是撩开人家的衣襟去看。到后来为一个皮带扣失去了贞节的,已经不是少数,只不过她们差于道人就是了。以后有心眼的姑娘走上街头,总有一根彩色的布带子从衣襟下闪烁出来,以证明早已换成布带束腰了。后来几十年过去,洼狸镇上仍可见到女人们衣襟下余出一段布条。可见当年的防范措施已悄悄化为习俗在民间留传下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张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