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593)

2025-10-10 评论


  “你是说?”

  “你只要把小弓带上金銮殿,最高兴的,恐怕是那些势豪大户,他们早就一个个虎视眈眈盯着首辅,只愁找不到机会把他扳倒。”

  “这……”

  “李大人,你千万不要作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何况你这样做,也是把自己推进了万丈深渊。”

  “咱说实话,何罪之有?”

  “李大人,官场上的事情,你难道还没有看透么?”金学曾拿着火钳使劲戳了戳地,“说真话的人,有几个能升官?倒是那些满嘴假话的人,一个个平步青云。”

  李顺怎不懂得这个道理?他只是不愿接受这个现实罢了,他故意扯筋说:

  “你金大人始终说真话,不也升了大官么?”

  “我,只是碰运气。首辅改革之初,希望有人冲锋陷阵,当冤大头,所以选中了我。”

  李顺觉得金学曾今日的情绪有些不对劲,心想他可能是因为丧母乱了心志。既然话不投机,他便赌着一口气,要起身告辞。金学曾刚刚打开话匣子,哪肯放李顺走,他一把将李顺拽住重新坐下,言道:

  “我的话才说到一半,你怎么能走呢。”
 
 
 
 
 两人在堂屋里说话时,苍头忙进忙出收拾行李。他抽空儿不断烧了热茶送来,又往火盆里加了一些炭。金学曾将李顺杯中的残茶倒掉,重斟了一杯热茶,自嘲道:

  “寒夜客来茶当酒,今夜正好是这情境,李大人,你不要嫌我寒碜.”

  “你一身名士气,纵是寒碜也风流。哪里像我,一个十足的乡巴佬.”

  李顺本想说句奉承话调和气氛。但因心里气不顺,话一出口仍觉生硬。好在金学曾并不介意,故意扯起闲话儿来。只见他又揶揄问道:

  “李大人,嫂夫人的阃政,还像当年一样严厉么。”

  “一如既往。”李顺干笑道。

  “你负责丈量土地,那么多礼盒儿被你却拒,大概天天都得回家顶灯台吧?”

  “是呀,”李顺老老实实回答,“顶灯台下跪,也强似收受贿赂,咱心里安哪!”

  “就冲老哥这句话,我敬你一杯!”

  两杯热茶一碰,两人还真的咕噜咕噜喝干了。李顺抹了抹嘴角的余滴,说道:

  “金大人,你的话尚未说完。说来也不怕你笑话,咱打从娘胎里出来,这还是第一次到北京。真的让咱去见皇上,咱连起码的礼节都不懂,还望你给老哥指点指点。”

  金学曾沉吟着说:“不懂礼节不要紧,届时鸿胪寺的传奉官会向你仔细交待。依我看,你当下最要紧的,是把你那牛脾气改一改。”

  李顺瞟了一眼放在木桌上的那张弓,问道:

  “你还是说这张弓的事?”

  “对。我现在不跟你唱高调,要你为首辅的改革忍辱负重。我掏心窝子跟你说句话,你不要好事做了,又一帚子扫了。”

  “此话怎讲?”

  “老哥,你从一名钱粮师爷混到今天一个六品同知,容易么?你要珍惜呀!"

  金学曾这拐弯抹角的提醒,让李顺觉着不对劲,他索性挑明言道:

  “金老弟,有什么话你就直讲吧。”

  金学曾惨淡一笑,旋即呆下脸来说道:“这次,你们一共有十名在清丈田亩中有功的官员,要受到皇上接见并给予褒奖。这名单,最后是由首辅亲自圈定的。”

  “咱不该得到这荣誉……”

  “该不该得由不得你,”金学曾拦住李顺的话头,“你说,若要论功行赏,对于清丈田亩最有功的官员,应该是哪些人?”

  “这……”李顺陷入了沉思。

  “十个人的名单,想必你都知道。”金学曾又补了一句。

  “知道。”李顺答。

  “那上面缺了谁?”金学曾见李顺仍一脸茫然,便提醒道,“宋仪望和杨本庵两人,名单上都没有吧?”

  “对呀,”李顺忽然醒悟过来,迷盹盹的眼睛一下子睁得老大,急匆匆言道,“宋仪望大人任应天府尹期间,无论是清丈田亩,还是推行‘一条鞭’,都是铁面无私,极得百姓拥戴。还有杨本庵巡抚,率先在山东清丈田亩,啃下衍圣公孔尚贤和阳武侯薛汴这两块硬骨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说山东地方上的百姓,议论着要给杨大人立生祠。真是奇怪,这样两个人,为何不受褒奖呢。”

  金学曾长吁一口气,悠悠说道:“这两人受到冷落,其因就是他们得罪了首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熊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