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潇不仅劳动纪律差,文宣部的业务他也基本上不会干。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对小说家贾潇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他对这些东西又不感兴趣,懒得认真钻研,所以让他弄点儿企业内部的文宣材料,搞出来也四不象。部门主管耐着性子跟他探讨,想让贾潇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能写出点儿有用的东西,不料贾潇夸夸其谈,道理一大堆,弄得部门主管束手无策。至于广告宣传,贾潇就更摸不找门户,不懂得创意和策划,更不会具体操作。他在这家企业文宣部呆了一月多,基本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除了搞出一堆笑话和逸闻趣事,他这个人对于企业来讲一无用处。
部门主管忍无可忍,坚决把贾潇退还给人力资源部。最终高老板找贾潇谈话:伙计你另谋高就吧。我这是民营企业,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神,水浅养不住你这深海蛟龙。要是长期呆下去,你受委屈不说,我也没法再管别人。咱哥俩趁早拜拜,免得时间长了伤和气。
我算是看透了,你们S市这些狗日的“资本家”没有一个好东西!包括你。算啦算啦,老子这么好的人怎么能长期受你们的剥削压迫呢?用不着你小子炒我的鱿鱼,我自己辞职啦!贾潇对高老板说。
唉,我也拿你没办法。你这种人在北方呆得好好的,跑到沿海干嘛来了?你在N市有工作单位,共产党拿钱把你养上,干事情光给自个儿干,你还不知足?你以为这地方好混?我看哪,你赶紧收兵回营,还到N市去享受安逸吧。高老板说。
去你娘的!老子不信这一套,我来了,就要在这儿混口饭吃。老子手里还有钱,用不着跟你乞讨。拜拜就拜拜,我就不信贾潇离了你还活不成了!
来到S市没几天,贾潇就品尝到了被人炒鱿鱼、失业的感觉。他在距离海边不远的一个旅游度假村租房子住下。他一改睡懒觉的习惯,每天早上都要到海边徜徉散步,他要仔仔细细品味这里的南国空气,他需要认认真真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然后再积极地适应这里的一切。否则,他认为难以在这里立足。
大海一望无际。旭日东升,海面上映射出万道金光,海风习习,拂在脸上让人感觉无比惬意。虽然已是深秋,但这里空气湿润,温度适宜,眼界开阔,海景迷人。脚下是颜色雪白、十分细软的沙子,光着脚踩上去特别舒服。微风中的海浪也显得温柔,一道接一道轻拍海岸,小小不言的海潮一波接一波,没完没了,不知疲倦……回望身后,阔叶的椰子树、槟榔树高大挺拔,远处峰峦叠嶂也是一望无际的碧绿青翠……跟北方大漠戈壁、黑风黄沙的壮阔粗犷相比,这里的景色更为秀美,更加温润。
这地方好啊!贾潇在心里感叹说。看来祖国河山真是辽阔无限,美景无限啊!我贾潇虽然生长在北方,但也不等于说我就只能终生享用北国大漠,只能年复一年感受着沙尘暴、烈日和干旱,呼吸着滚烫粗砺的空气。尽管南国的人格格不入,南国的四季变换有待于体味,南国的思想、行为方式和各种规则、潜规则还都有待于研究,但是有一条,我贾潇是不会轻言放弃的,也绝不能在初步的挫折和困难面前就退却。我得往前走,我得适应,我得杀出一条血路……
到底该怎么办呢?首先,我来到S市不是旅游度假,也不是单纯的考察或者体验生活,而是想要扎下根来静下心来搞写作。不是为了挣钱,也不单单是为了摆脱在N市所拥有的那些生活的烦恼,而是要开辟一片新天地创造出新的生活,让生命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那么,最重要的还是寻求一个安身立命的处所,有基本的生活来源,然后潜心创作。基本的思路就是这样,必须把握住基本的方向,找到既定的目标,然后努力,摸索前行,绝不能迷失了方向,更不能畏缩不前……
从N市出来,贾潇手里还带着一笔钱。这笔钱虽然不算少,但假如它就是一笔死钱,海水也怕瓢舀,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假如不再挣钱,要长期在南国生存也是问题。这儿的消费水平很高,感觉钱用起来哗啦啦如流水,根本不经花。靠写作挣钱根本不可靠,能不能写出来要看自己,写出来了能不能出版,尤其是能不能畅销,能不能挣钱,那还要看运作,看市场,看运气。看来,借目前手头还有点儿资本,应该让这笔钱发挥作用,靠钱挣钱。这倒是一条路,是可以走通的路。我应该给手头留下维持生活的一部分钱,然后把剩下的钱用来投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杨华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