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天下(69)

2025-10-10 评论

    由这两点深入分析,日军很有可能是声东击西。国军主力大部在淮上北部设防,地形平缓,便于机械化和重火力展开,即便遇上大雪,撤退也不是一件难事。连日来师部长官幸灾乐祸,并抓住陈九川枪杀国军教官的事情不放,旨在给淮上支队念念紧箍咒。可是万一真的是声东击西,日军回马一枪,合围楚城,那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了。
    杨邑想到最后,惊出一身冷汗。在向章林坡禀报同袁春梅谈判的情况之后,他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章林坡不以为然地说,老杨你糊涂!这个仗打不打,不是他松冈大佐说了算的,也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这是整个华东日军总体部署的一部分。
    杨邑不屈不挠地说,他没必要对西华山进行六路围攻啊,西华山有什么好攻的?他要创造战绩,转过脸西北方向是我国军齐装满员的一个师,他就算集中力量打我一个团,那也是正经的战役啊!
    章林坡的脸色极其难看,呼啦一下把杨邑的汇报材料摔在他的面前说,老杨你是被鬼子吓破了胆还是被那个袁春梅吓破了胆?此事不再提了,你的当务之急就是筹备公审大会,一招封喉,把淮上支队给我搞臭。
    杨邑说,听说到公审大会那天,如果还是找不到陈九川,淮上支队打算让他的团长出庭,判定陈九川的罪行,由郑秉杰承担。
    章林坡说,我也听说了,所以我们得抓紧时间。陈九川不能到场,本身就能说明问题,就是把郑秉杰毙了,淮上支队的臭名还是不能洗清。
    杨邑说,我担心会不会节外生枝,再说,就算陈九川有过,真的把郑秉杰杀了,舆论也不会倾向我们。
    杨邑当然不知道,章林坡之所以信誓旦旦日军不会进攻楚城,是因为他有另外一张王牌。早在前年春天,日本驻屯军在淮上州庆祝“天长节”的时候,松冈大佐居然派了一个汉奸转道楚城,给章林坡送了一把镶着菊花的日本军刀,另有晚清江淮名画《钓图》,这张画相传是从皇宫传到民间的,价值连城。显然松冈大佐对章林坡有过深刻的研究,知道这是个敛财高手,此来暗送秋波。章林坡自是喜出望外,虽然没有公开同松冈礼尚往来,却让汉奸带回了一件貂皮大衣,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在当年春夏两季,日军屡犯西华山,章林坡命其心腹团长牛越生率部驰援,却是隔岸观火,做做样子,根本没有同日军正面交火。
    杨邑的忐忑确实是一时没有消除。他愁的是一旦真的把陈九川处以极刑,同淮上支队的关系就彻底破裂了,倘若他的预感成为现实,日军声东击西,突然杀一个回马枪径奔楚城,袖手旁观的将不是国军,而极有可能就是淮上支队了。
    三
    几经周折,公审大会终于如期召开。国民党流亡政府的头面人物和陪审团、记者团鱼贯到达,另有当地名流,士绅贤达,约三百人济济一堂。杨邑到了会场,头皮一阵发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公审大会由郭得树主持,宣布开始后,即由起诉方国军二一二师军法处长陈汉林宣读陈九川罪状,无非就是公报私仇,制造事端,枪杀国军军官,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云云。
    宣读完毕,辩方袁春梅登场。只见大门开处,三个身穿灰色军服的新四军军人登上主席台一侧,两名男性军人荷枪伫立,袁春梅在离主席台五公尺的地方站定,向台上鞠躬致意,然后缓缓地转身,面向公众,平静地扫视一圈。
    会场霎时安静下来,人们为这个女军人的沉着所感染。袁春梅淡淡一笑,开始发言,语速低沉缓慢。袁春梅说,父老乡亲们,此时此刻,我想,你们中一定会有很多人同我一样,会想到那一首让我们永远都不能释怀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袁春梅不紧不慢,平静而不失深沉,矜持而不失诚挚,微微地抬起了手,向台下摊开——各位法官,陪审团的女士们先生们,记者团的女士们先生们,我很清楚你们在想什么。在此之前,你们已经得知,我新四军淮上支队连长陈九川故意枪杀国军军官李万方。你们是抱着愤怒、痛恨的心情来参加公审大会的。可是,请允许我陈述真相。事实是,陈九川并没有蓄意杀害国军军官,而是擦枪走火误伤友军。证据之一,陈九川同李万方萍水相逢,无冤无仇,而且同为抗日军人,国难当头,患难与共,陈九川没有杀害友军军官的动机。
    陈汉林说,袁女士,你说陈九川是擦枪走火,你有什么证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