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6)

2025-10-10 评论

    部队攻打英山城,有些伤亡,就地补充了。邻县过来支前的民工,年纪大的和妇女回去了,年轻后生多半留下了。刘界河的连队一下子多了二十多个新兵。
    跟严泽光分在一个班里的新兵叫王铁山。
    那一年,王铁山十八岁,严泽光十七岁。两个新兵啥也不会,于是就成了同盟。
    部队离开严家埠,当天晚上在金家寨休整。刘界河做了动员,把大道理讲了一大串,又把小道理讲了一大串,特别强调,要加强对新战士的管理。不能想家,不能畏战,不能开小差。
    连长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向长江方向前进,新战士第一要学会走路,第二要学会吃饭,第三要学会射击。”
    解散之后王铁山问严泽光,“为什么走路第一,吃饭第二,射击第三?”
    严泽光想了想说,“走不到地方就吃不上饭,吃不上饭就拿不动枪。”
    这话正好被连长刘界河听见了。刘界河笑笑说,“嗯,这话有意思。王铁山,你说说,严泽光说得对不对?”
    王铁山眨巴着眼睛说,“也对,也不对。”
    刘界河说,“为什么?”
    王铁山说,“走不到地方也可以吃干粮,吃上干粮就能拿得动枪。”
    严泽光说,“我说的饭不是你说的饭,我说的枪不是你说的枪。”
    王铁山说,“饭就是饭,枪就是枪。”
    严泽光说,“你不要抬杠,连长的话有深刻的道理。”
    王铁山说,“你也不要抬杠,连长的话有深刻的道理,也不是你说的那个道理。”
    严泽光说,“连长的意思是兵贵神速的意思。”
    王铁山说,“连长的意思是粮草先行的意思。”
    严泽光说,“连长的意思是循序渐进的意思。”
    王铁山说,“连长的意思是……反正连长的意思不是你那个意思。”
    刘界河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个新战士争吵,脸上笑眯眯的。刘界河说,“你们两个吵得很好,就要这么吵下去,脑子里要想事情。战争行动,凡事都有学问,就这么争论下去,必有长进。”
    老兵说,不怕打恶仗,就怕急行军,一天二百里,脚板长肉钉。
    老兵牢骚归牢骚,一声令下,还是健步如飞。
    真累啊,跟着老兵翻山越岭,像利剑一样往长江北岸奔袭,奔袭,再奔袭。严泽光累,王铁山也累。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遇上好地形,两个新兵手拉着手顺着山坡往下滑。
    连长见到了,就训斥说,“哪有这样偷懒的,一条裤子翻两座山就没屁股了。谁出的主意?”
    两个新战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也搞不清楚是谁先出的主意。王铁山脑袋一硬说,“是我先出的主意。我偷懒,请连长处分。”
    刘界河说,“很好,这个主意不错。磨破裤子总比走不动要强些。”
    王铁山傻呵呵地看着连长,明白了连长的真实意思,马上改口说,“其实这个好主意不是我出的,是严泽光同志出的。”
    连长脸一沉说,“好你个严泽光,净出馊主意!能这样偷懒吗?裤子屁股没有了还是小事,摔到山下面怎么办?还没有打一枪就牺牲了,值得吗?”
    王铁山一看,情况又坏了,马上立正说,“报告连长,这个馊主意还是我出的,不怪严泽光!”
    连长说,“好你个王铁山,你倒是敢于承担责任。我告诉你,这还是个好主意,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发。再到平地,到老乡家买木锨,把东西捆在木锨上往前拖,比扛在肩膀上要省力得多。”
    后来到了平地,刘界河沿途派人到老乡家里买木锨,一把木锨二斤小米,把东西往上一放,拖着就走,一来省力,二来好玩,行军速度果然大大加快了,快得副团长贾宏生在步话机里直喊,说:“刘界河你他妈的找死地往前跑干什么,大部队没有跟上去,你那一个鸟连队就想打过长江去吗?”
    刘界河便让连队放慢速度。严泽光说,“兵法曰,兵贵神速,哪里还有放慢的道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徐贵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