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罗霄(97)

2025-10-10 评论

  郭楚松向愣在一旁的参谋们努努嘴,示意他们回避一下,这才走到她的跟前,在桌子对面坐下了。
  “几天前就听说你们回来了,等了几天,也不见你们回家,我想一定是工作忙,抽不开身,就和我弟弟一起把东西送到这儿来。你们就在这儿吃吧。”说完把米酒往桌子上一放,腾出右手,打开筐子盖布,里边不仅有鸡蛋、花生,还有蘑菇、木耳、腊肉,满满一小筐。
  小男孩把手中的绳子交给郭楚松,说了声:“给。”
  郭楚松问:“你牵小狗来干什么?”
  小男孩眨了眨眼睛说:“司令喜欢吃小狗,爸爸妈妈让我送给司令的。”
  “是啊,这条小狗是家里自己喂的,他早就说要送给司令的。这也是我舅舅和舅妈的一点心意。”杜崇惠的老婆在一旁帮腔,
  “不行啊,嫂子,东西我们不能收,你拿回去吧!”郭楚松看了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一眼。当他们的目光相遇时,郭楚松马上移开了。
  “怎么说呢?”郭楚松心里犯难了。
  “郭司令,我姐夫哪去了?”小男孩的发问打破了窘境,说出了她想问的话。
  “他……没有回来。”郭楚松结结巴巴地说,但又不能明说。
  “他没有回来?”杜崇惠的老婆瞪大了眼睛看着郭楚松,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转,“是不是牺牲了?”
  郭楚松没有回答。李桂荣意识到是郭楚松默认她的猜测,又说;“怪不得好几天没有回家。”说着,眼泪夺眶而出。她低头用衣服一角擦了一下眼泪,抬起头来,询问的目光又朝郭楚松射来。当然,她是不愿郭楚松证实她的判断的。
  郭楚松也看了看她,缓缓地说:“没有。”说完又重复一句,“他没有死。”
  一听到这里,杜崇惠的老婆心情和缓些,眼泪也停住了,但还是有些疑虑,进而又破涕为笑,不好意思地说:“那他是不是执行任务去了,这个人,带封信给我也好,让我……”
  “不是执行任务,”郭楚松带着同情和怜惜,向她说了一声,“他走了!”
  “走了?!”李桂荣吓了一跳。刚刚阴转晴的脸一下子又变成愁云了。她试探地问:“他被敌人抓走了?”
  郭楚松答:“不是。”
  “是逃跑了?”
  “还不能这样讲。”
  “他到底怎么啦?”李桂荣着急起来。
  郭楚松深沉地对她说:“你不要着急。老杜是离开我们了。我现在把他离开红军的情况细细地跟你讲一下。”
  郭楚松把杜崇惠出走的情况从头到尾讲了一遍。最后他说:“老杜从前是个革命者,是值得你爱的。现在,他离开革命了,离开了你,连招呼也没有打就走了……”面对这位受过苏区小学教育而且对时事政策有一定了解的农村妇女,郭楚松不知怎样安慰她才好。
  大家都沉默着,房子里的空气显得沉闷紧张。半响,李桂荣停止了抽泣,抬起头来,自言自语:“出发前我发现他情绪低沉,可没想到他会脱离红军,这实在不象话。但我相信他是好人,走的时候枪和文件都留下了呢。他会回来的,我等他。”
  郭楚松自杜崇惠走后,从杜崇惠的出身经历、性格以及他在革命队伍的地位作了分析,认为他是不会回来的。他不愿李桂荣这样一个青年女子盲目地当一个痴情的人,就以开导而带劝解的口气说;“唉!他把你忘了,你何必再想他。”
  李桂荣又抽泣起来。她处在突然出现的矛盾心理中,眼前的现实催促她尽快脱离这种处境,她站起身就走。
  郭楚松拦住她说:“把东西带回去吧,你的心意我收下。”
  “郭司令,这些东西是送给红军的,你要是不收,我会更难过的。”
  “好吧!”
  郭楚松把他们姐弟送出门外,天空起了一片乌云。他目送李桂荣悻悻地走开,烦躁的心境中又象多了一层乌云。

 
  半下午了,罗霄纵队司令部的门口,来了一个小女孩和老太太。老太太象一般青年妇女一样,留的短发,只是头发倒梳,没有刘海罢了。额上虽然开始现出皱纹,头发也开始花白,但是两只眼睛,还是通亮的,特别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快六十的女人,也是一双大脚,一双布袜,走起路来,不弓背,也不低头,更不用说拄拐杖了。小女孩不过十岁,倒提着母鸡,走在老太太前面,有时回头去和她谈话。
  这位老婆婆就是陈廉的母亲,大家都叫鄱湖婆婆。别看这位大脚老太太,她的经历可不一般。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萧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