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帮助(12)

2025-10-10 评论

    这一段话是最好懂、最不奥妙却也最难做到的。熙熙攘攘,大千世界,各种蝇营狗苟的事我们看得还少吗?跑官的,跑财的,跑关系的,炒作不已的,洋相百出的,辛辛苦苦的,徒劳无功的,轻举妄动的,用东北话来说嘚嘚瑟瑟的,适得其反的,我们还见得少吗?还需要举例子吗?
    连一个体育比赛,一个运动游戏也是如此,如果你竞争的私心发展到吃兴奋剂的程度,下场会如何呢?如果你私心杂念过重,那么你在比赛中必定失常,必然输掉。相反,如果你目光高远,心态平衡,才是最佳状态。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原因就在于,太有意在意刻意经意为己营私,跑闹叫跳,私心就变成了杂念,动作就会变形,言语就会走板,态度就会失常,发挥就会受损,见解就会偏执,心态就会不安,你会变得唠叨、狭隘、神神经经、咋咋呼呼、鼠目寸光、小肚鸡肠、小人常戚戚、鬼鬼祟祟、气呼呼、恶狠狠??最后只能是孤家寡人,贻笑大方,一事无成,留下笑柄。
    本章无私故能成其私,也可以歪批《道德经》,作一个调侃解。老子本来无私,他强调的是无私才有可能成就一二事情,才能不像一些蠢材那样一事无成。这样,他的无私,便成了他的有私的证据,据此可以罗织出老子最私最狡猾最精于算计过于聪明的罪状。
    就以此章为例,老子是从天长地久说起的。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他师天法地,告诉人们不要太自我经营,太一心为己,太追求长生。他认为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长生,正因为天地并不为自身打算。他接着劝导世人要向圣人学习,以圣人为榜样,把自己放得靠后一点,放得远一点、边缘一点、靠外一点,所有这些你都忘掉了,只记住了他说了身存身先成其私。
    老子讲的是大道,但是他也提到了具有长远眼光的利益选择、利益判断、何者才是长远利益。你读了一遍,大喜。看啊,老子也与我一样地为自身打算,考虑私利??你呀你!
    读《红楼梦》也有这样读的,读来读去只读到了几句不雅的黄话,乃断定《红楼梦》与他一样地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惟不争,故无尤。
    最好的状态是水的状态,最好的品德是水的品德。水善于给万物以好处,却不争取自身的利益。它不拒绝待在别人不愿意待的地方,所以接近大道。
    它总是待在最适宜的地方(给自己的定位恰到好处),它的心胸深远阔大,它的交往和善亲切,它说话诚信可靠,它为政为得良好、做事做得成功、行动符合时宜。
    由于它不争夺什么,不与谁发生争执,也就不会有什么过错或被埋怨。
    第八章讲的上善若水,是一句名言,也是一句美言,它家喻户晓,朗朗上口。一个上,一个善,一个若,又一个水,立刻产生美感,虽然你一时不容易弄清它的含义,然而它确实脍炙人口。这说明含义是重要的,解读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感觉也是同样地重要,直观、审美与声韵,修辞与造句,或者用古人的说法叫炼字与炼句,也同样可能给人以愉悦与启示。
    水本身给人的印象极好。它有利于万物,为生命所不可或缺。它滋润万物,提供生机,提供生长,提供灵动。它晶莹干净,为一切洗涤清洁所必需。它流动适应,充满生机动感。它映射天空大地,自己却无色透明。它容纳一切,对万物一视同仁。它构成风景,美丽纯洁??上善若水,这样美丽的精彩绝伦的话语,真不知道老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上善为什么若水?若水的什么?怎么个若水法?怎么样学习它的那个若水法?老子都没有细讲,仅四个字,给了你想象与解读的空间。这也是老子俭啬主张之体现吧,无声胜有声,少言胜多言。
    同时他讲了居善地:就是说水能够很好地给自己定位,不往上跑,而是往低处走,叫做人往下走,眼睛向下。心善渊:水有广阔的心胸,有很好的容受性,有容乃大,切莫狭隘封闭,鼠肚鸡肠。与善仁:就是说做到与人为善而不是与人为恶,不是一脑门子官司,老看着旁人欠他一百吊钱。水滋润万物,而不毁坏什么。当然有破坏性的水害,但是那种水害的能量来自外力:风力、月球的吸引力、由于过分蓄积而造成的势能等,并不是水要害人。言善信:说的是水说到做到,声响到流到,并无虚夸,从不欺世盗名。政(正)善治:水能满足干渴,满足群体的需要,能推动水车,能做到一些需要它做的东西,它有自己的规律和章法,有自己的稳定性规律性与可持续性。这样为政,就不会扰民害民,就不会忽左忽右,强横霸道。事善能:水有水的多方面的能力、能量,冲流,浮载,灌溉,洗涤,溶解,调节,等等,从不失职。动善时:到了一定的高度,受到了一定的推动或者吸引,该启动就启动,不会轻举妄动,也不会麻木不仁。这里的关键是它给自己的定位从低,它不争夺竞争,它从不自出心裁,它永无过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