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说法,增加了人们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有助于人们考虑问题时多从几个可能方向推演,胜利时增加了忧患意识,失败时增加了沉着与自信。
有许多有创造性的大政方针,就是反者道之动的产物:中美关系从敌对到接触与利益攸关、建设性的合作,合作中又时有矛盾摩擦;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从计划到市场,市场也需要宏观调控;农业从合作化到公社化到包产到户到规模经营;传统文化从痛加反省批判到强调弘扬其优秀成分,都是反者道之动的例证。
比如下棋,反者道之动的命题有助于多看几步,你要考虑你的几手准备也要考虑对方的应对。你要考虑你的精彩与出其不意、置对方于被动,也要考虑对方的出其不意,置你于被动。比如观景,它有助于看远一点,从东往西完了还要从西往东看,或有新的发现体会。比如做事,它有助于你多一点灵动,多一点应变能力与自我调整的能力,这一手做不成了,再考虑另一手。
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开放,中国做得比较成功,与我们的文化不无关系。我们不仅有一种百折不挠、始终如一的坚持劲儿,也有百挠不折、足够的自我更新能力,还有择善而从、改而不乱、变而不惊的哲学头脑。这与某些一根筋拧巴到底、从一个极端转瞬跨入另一个极端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大不相同。
弱者道之用的说法更奇了。健身、练功、竞赛、对抗、柔道、拳击??以及从事各种事业,难道有不要求自己的强壮与胜出,而自愿将自己搞弱搞败的吗?
老子的这一个提法令人难以全部接受,但是他有自己的道理与绝门在里边。表现柔弱一点,谦卑一点,低调一点,常常会比锋芒毕露、强弩硬弓、盛气凌人、轻举妄动更能成事。刘邦与项羽就是最好的例子。开头项羽比刘邦强势得多,结果是刘邦笑到最后。历史上与今天所说的韬光养晦,也是弱者道之用的意思。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说得是同样的意思。
我们至少可以做到,可以参考:不论多么自信,不论多么大的心愿志气,宁可多强调谦虚谨慎,多强调师长朋友的帮助支持,多强调团结依靠大家,高筑城、广积粮、不称王称霸。尤其是那些掌了权、有了高位、事业有成、名利双收的人士,如果以强梁姿态处世做人,恐
怕难有好的结局。
保持弱势还有一层含义,为自己预留空间,为自己做好改进乃至改变的准备,为自己留下预案,留下适应发展的提前量,留下更上一层楼的高度。同时要随时做好受挫的准备、失败的准备。百战百胜是不可能的,而失败是成功之母却完全可能。不怕弱,不怕败,不怕错误,不怕调整转弯,不怕重新开始,这是中国文化的优势之一。
中国革命的历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正是这种文化的一个体现:“斗争,失败,再斗争,失败,直至胜利。”毛泽东的这句名言并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像苏联人喜欢说的那样。这是值得深思的。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道理亦极深奥邃密。首先从概念上说,这是一个极好的思辨训练:如果什么都是无,无也是无吗?无也无了,负负得正,不就成了有了吗?如果世界上只有有,与没有有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与我都是亿万斯年地有的,那与没有与无有什么不一样?没有无的有等于无有,没有有的无等于无无。比如一个从来没有出生过也没有被怀胎过的“人”,你须要确认他或她的无吗?
有与无都是人的概念,是相反相成的概念。无是有的无,有是无的有,离了无则无有,离了有则无无。
另一方面,从经验与常识的角度,从科学的角度,我们看惯了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了地球才有地球上的万物,故万物生于有。地球有自己的形成,是从没有形成变成形成了地球的,是来自无。一个人有姓名年龄籍贯历程成就影响长短得失成败喜怒哀乐??这是万物生于有。但是这个人是从娘胎中有起来的,未进入或未结合于娘胎之前,他或她只是无。用我国百姓的说法,自己出生孕育之前,不知在哪个人的腿肚子里转筋呢。用我喜欢的说法,出生前五年就是我负五岁的时候,出生前一千年就是负一千岁之时,显然,无也不是绝对的,还是有负数在,有转筋的可能性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