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帮助(69)

2025-10-10 评论

    同时,按照老子的无为的核心思想,大道应该是无为的结果,是自化的结果,是大德不德的结果。这里提出勤而行之,似有悖于老子的无为自化的理想。暂存疑,待识者教之。
    中等人士,听了将信将疑,这很自然。因为老子的大道太深奥也太另类,听听也就是了,能听也就不错了。总会有某年某月,在某事上,中等人士想起了老子的论点,觉得不无道理,不无启发。或者在大学里,在知识界,在阅读活动中,为老子吸引得不亦乐乎。对此老子可以感到满意乃至感激了。
    下等低智商或低品位人士,听后大笑?也不见得。大笑起码说明他掌握到了老子的大道的要领、主旨,他确实听进去了一些,听明白了一点,尝出点味儿来了,才觉得有趣与荒唐至极。作为老子,能够获得哄然大笑的反应,应属可圈可点,颇觉欣慰才是。否则你算什么挫锐、和光同尘,你算什么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荣守辱?
    何况,惟之与阿,相去几何?何必分什么上中下三等人士?何必区分人们对于大道的态度呢?大道氾兮,哪里都流淌,哪里都均匀啊。
    依今天的情况设想,上等人士,听到后应该赞叹老子的智慧与他的见解的高端性、阔大性、独创性,应该发出会心的微笑,应该击掌称善,应该从此渐渐向心胸扩展、精神稳健、品德高尚、处事沉着、临危不乱、宠辱无惊、功成身退的方向进展。
    至于勤而行之,是不是说得太具体了?也许,勤而行之的启示恰恰在于学道并非不辛苦,行大道更不可以放松,不可以留间隙。大道不是梦里的馅饼,不会从天上自己掉下来。
    中等人士听后该会略感迷惑,亦觉不无道理,虽然深奥,听听学学也还有点意思。毕竟是书生之见,纸上谈兵,概念治国,你研究你的大道去吧,我捞我的钱、权、欲望与感官的满足。老了以后,喝茶的同时,听听大道的说法,倒也有益身心,叫做殊不恶焉。
    下等人士呢?第一是根本听不懂,如入五里雾中。第二觉得这些研究大道的人是在浪费人民种植的粮食,是寄生虫。第三觉得他们的谈道论玄涉嫌别有用心,不妨建议有关力量把老子与他的信徒们从精神上消灭掉。第四干脆通过揭批老子为自己的“赶上车”作铺垫、搭阶梯。
    那么,今天的人怎么“闻”今天的道呢?
    哪怕你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公众的平均水准高了一点点,你也会感觉到、会发现:你的光明磊落与清晰明白,由于不够简单,不能够三分钟内叫人判明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由于你缺少速成法与简明性,你会被认为是含糊深奥、过于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而且你的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积极尽力、都勉为其难的态度,极易被认为是一味后退妥协,就是说没有了棱角。要知道越是自己不敢有棱角的人,越要要求旁人猛打猛冲、不成功便成仁。我在美国就碰到过这样的小伙子,在国内找了麻烦,靠着与一位美国姑娘的婚姻,移民到了美国。他在一次会议上质问:“有良心的中国作家们,你们到哪里去了?你们为什么不说话???”我回答他说:“中国的作家在中国,在中国能更好地办中国的事儿。那么请问,您到哪里去了?您该在纽约来号召在中国的作家怎么怎么样吗?”
    而且如果你脚踏实地,你是小步慢进,你选择的当然是低调。你当然无法咋呼喊叫,大轰大嗡。
    你的靠实绩靠成果靠资质靠才具与品格成事,而绝对不为自己而为而活动的态度,会使你远远落在大言欺世者的后面。你受挫,便有人幸灾乐祸。你成功,你的高姿态、少计较、考虑大局,便被认为是一种处世奇术。你的兼容兼顾,全面通识,却被攻击为八面玲珑。你的正派从容、重在建设,反而会被攻击为未能符合公众的期待,没有能够成为旗手,成为炸弹,成为导师与精神领袖。你的坦诚公道、诚信坚守,反而会被认为是弱点污点,因为别人谈到自己时都是清一色的光辉无限,而你谈到自己与友人,却承认自己与友人们也是凡人,也有各种不美。坦诚有时换来的不是阳光,而是阴暗的脏水。你的不怕暴露自己的弱点,正成为廉价的攻讦的现成材料。你太干净纯正了,低档次的舆论只能说你是过人的世故。你的大度与胸怀,你的无蠢无恶无咎,使俗人们看不到你的锋芒与血性,他们埋怨你胆子太小,内心恐惧,没有能做成烈士,没有喋血断头成仁,至少是缺少大哭大闹大叫声嘶力竭鸣冤叫屈大放悲声的记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