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帮助(70)

2025-10-10 评论

    你缺少外露的个性化的自我渲染自我炒作,这就使你追求的大气大器,成就不下来,成功不了,难被认同。你发出的交响乐立体声有几个人爱听?人们宁可去听谩骂诅咒与被麦克风放大了的尖叫。你希望为大道也为自身建立的纪念碑,由于太高太大,永远耸立不起来。大道是深藏的。一般的好事,是可以谈论的;国之利器,是不可以示人的。真正的好事不好公开讲,它涉及保密,涉及受惠者的姓名与心态,涉及他人,涉及难以找到一个向公众揭秘的说法。把不该讲的好事情讲出来就比如把一条好鱼从水里拉出来。
    一般来说,在革命的发动期决战期,一阵壮怀激烈就可以成就一个形象。最难的是在后革命时期,或者是老子所处的混战期,胸怀、境界、责任与智慧,远没有一阵激烈冲杀与号喊叫好叫座,你的大道被误解被歪曲的可能大于被正确理解的可能。
    得道者有得道者的难处,失道者有失道者的冤屈。当然,人人都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人对于别人的揣测与判断往往是自身的情况的转移与投射。尤其是从低处向高看,从小角度往宏大里看,从私狠里往仁德里看,必然得到的是不同的、与自况相一致而不是与大道相一致的恶性结论。
    更有甚者,私狠者认为仁德者是虚伪,是更坏的狡猾,因为他自己的狡猾常被识破,从而达不到目的,那么他认为达到了目的的人肯定就比他狡猾百倍了。他们承认狡猾有大小,
    一心狡猾者有不同的运气,却不承认世上有仁德,有大道。愚人认为智者高傲、冷酷(因为智者不接受他的低能胡说)、过于聪明。心比天高的受惠者受不了一心助人的施惠者的优越性崇高性,还有就是施惠者与环境在受惠者看来是过分的和谐。怨恨的、愤懑的人们更欢迎煽情、大话、骂娘与空头支票。老子虽然玄妙高深,其实还是有感慨,有牢骚的。这样的牢骚其实极易理解。时隔两千多年,他的这些感慨仍然充满了生活性实在性鲜活性。
    然而从老子自始至终的论述来看,越是大道越要具有柔、弱、昧(糊涂)、退(不上进)、颣(曲折)、谷(低调)、偷(懒)、渝(脏)、辱(污)、圆滑(无隅)、不成器、无声无形无名的特色。那么,以上种种当今的有道者给某些人的印象也就是求仁得仁,无可怨怼了。
    在本章,老子谈到的对于大道所遭受的误解,比其他任何地方都细都全。
    明道若昧。光明的大道为什么显得昏暗不清?众人有时要求的是简明的非此即彼的公式,大道给你的是浑厚的朴质。众人有时要求的是解气过瘾的呐喊,而大道给予的常常是谦逊与谨慎的估量。众人有时要求的是痛痛快快地大干一场,而大道要求的是举重若轻,无为自然。大道是多么的不过瘾、不解气啊。
    进道若退。对于要求一步登天的某些人来说,引领前进的大道不是叫你退缩,又是什么?
    夷道若颣。平顺的大道好像曲里拐弯与疙里疙瘩。大道不是冰激凌也不是凉粉,大道的许多认识与俗人相反。它要求你谦卑、容纳、无为、不言,这不更像是在找别扭吗?
    上德若谷。上品的道德好像低下。因为不争,因为无名,因为不起哄、炒作、大轰大嗡,你太清高了,客观上这就是对于庸俗人的侮辱与映衬,是对于世俗的挑战与蔑视,你难以见爱俗世。
    大白若辱。坦诚与阳光反倒使某些人看到了你的短处,因为你不事遮掩,不作粉饰,不避弱点。而旁人,则致全力于自我美化。
    广德若不足。德施万众,则万众期待你的德行,期望值自然升高扩大,你的广德也就不足了。还不是若不足,而是一定不足。
    建德若偷。刚健纯正的德性,高于平均数,也常常得到高于平均数的回馈,那么低于平均数差于平均水准的那些人,只能认定你是在投机取巧了。否则,不等于承认他们的低下吗?
    质真若渝。自己不纯不真实的人,是无法相信大道的纯真的。他们根本不相信世上有比他们纯正的人。
    大方无隅。太方正了反而没有棱角;太方正了你就不会站队拉帮结派,不会为山头而冲锋陷阵;太方正了你就会接受太多的忠言诤言,海纳百川,当然就无隅无角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