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帮助(79)

2025-10-10 评论

    人性是有各种弱点的,其中之一就是喜加厌减,嫌减爱加。小到一个家、一处住宅,添置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实际的需要,却就是不肯做减法,弄得自家混乱肮脏,这种生活中的例子太常见了。
    有一些俚语也是讲滥用加法、不会减法的可笑,如画蛇添足、越描越黑、弄巧成拙、越帮越忙、废话连篇、自找苦吃,等等。
    让我们从时间与效率的角度,再来想一想为道日损的命题吧。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事也无涯。如果只知道为学日益,你最多变成一个书橱,仍然赶不上一张刻有大百科全书的光盘。你又常常被各种无聊的、纯消耗性的、无趣的滥事所纠缠干扰。你的一生,究竟能拿出百分之几十的精力智力来从事你的视为主要的正经事呢?不放弃一些无聊琐事,你的人生还有希望吗?为什么有些老人显得更平和也更雍容、更沉着也更智慧,这与他们的为道日损、以至于无为是分不开的,与他们有所放弃、有所不理睬是分不开的。
    为道日损,是一个警句,是一个亮点,是一个智者的微笑,是一个高峰。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常常是没有自己的见解与心愿的,他们只是以百姓的见解与心愿作为自己的见解与心愿。对于善良的人,需要善待他们;对于不怎么善良的人,同样需要善待他们,这样,就可以获得善良的结果了。对于讲诚信的人,需要讲诚信;对于不怎么讲诚信的人,同样要以诚信待之,这样,就能树立诚信的风气了。
    圣人活在世上,小心翼翼的,为了天下而聚拢自己的心思(聚精会神),百姓们是十分在意圣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的。圣人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百姓。
    这一章马上让人想起中国共产党的宣示:中国共产党没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以中国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
    这当然是理想的统治执政。以百姓之心为心,何等好啊,做起来并非易事。原因在于百姓之心并不是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的。百姓要求的,圣人可能以为那只是眼前利益,并不符合长远利益。这部分百姓要求的与另一部分百姓要求的可能恰恰针锋相对。还有一些百姓之心,可能被某些圣人认为是另外的伪圣人误导、煽动的结果。而另一部分圣人,可能认为这一部分圣人才是伪圣人。仅仅为一个什么是百姓之心,就够圣人们与百姓们闹个够,也许还会为这个百姓之心的定义问题杀个血流成河也说不定。
    而且不能不说,圣人也是人,也可能有偏差与私心,也可能有贪欲、偏颇、发烧、糊涂??怎么样才能保证圣人真的无心,真的永远以百姓之心为心呢?这就不是理论理想愿望能解决的了。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这更难,也更重要。原因是人们在相互的关系中,常常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常常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常常是越斗争越趋同:你既然对我不仁,就莫要怨我对你不义;你对我乱咬,就莫要怨我对你下嘴;你对我上纲上线,我岂能任人宰割?我也要把帽子棍子还击回去;你投来鸡毛,我还回去蒜皮;你投来毒箭,我射过去药矢;你对我无中生有,我对你信口开河??这样,一个污点就会染黑一片,一个野蛮就会恶化全局,一个凶恶就会改变整体气氛。
    我一生中提倡用光明正大回应阴谋诡计,用与人为善对待无端的敌意,用积极投身本职本业务来回答自己干不了也不让别人干的职业骚扰、学术骚扰、创造骚扰。还要用心平气和回应气急败坏,用宁可教天下人负我、同时努力不要负一个人的姿态与目标,回应自我中心与心怀叵测??也是这个意思。当然,有时候也会碰到以恶对恶的局面乃至必要性,说实话,那是万不得已,偶一为之,浅尝辄止,见好就收,不足为训。但是总还是要避免以暴易暴,以穷极对无聊,以小心眼对心眼小,以帽子对棍子,以嘟嘟囔囔对啰啰唆唆。
    以善来求善,以信来求信,以善应对不善,以诚信应对猜测与欺骗,这很难,并非事事成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