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287)

2025-10-10 评论


  人们又笑了一阵。

  “我今天不准备多讲了。”周仆在笑声里接着说,“我们一定要按师首长的指示,把现有的坑道工事,继续改进提高。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把山打通,筑成一座攻不破砸不烂的地下堡垒。如果敌人不罢手,我们就在这里活活地磨死他们!”

  这时,洞口外火光一闪,接着洞顶上发出一连串咚咚咚咚的响声,确实就像敲小鼓似的。壁上的蜡烛微徽地摇曳着。敌人实行炮火袭击了。

  周仆望望帅长,笑着说:

  “座谈会是不是就开到这里。你看敌人给我们打送行炮呢!”

  “他那个送行炮倒不要紧。”师长一笑,“要紧的是客走主心安哟!”

  郭祥和老模范送师长一行人出了坑道。周仆忽地想起了什么,把老模范拉到一边悄声地问:

  “老模范,最近嘎子怎么样?情绪转过来了吧?”

  “劲头很足。”老模范说,“他这人一进阵地就没事儿;一松下来,怕就要想起那件事了。”

  “最近有表现吗?”

  “没有。就是临上阵地以前,有时候,他悄悄地拿出那个小圆镜子来看。”

  “什么小圆镜子?”

  “就是小杨留给他的一面小圆镜子,还有一支钢笔。”

  “这也很难免哪!”周仆叹了口气,“他对小杨的感情是很深的.以后你要多安慰他。”

  “自从上次政委交代,我跟他谈了好几次了。”

  说到这里,只听师长在前面喊:

  “老周哇!这地方你不让我们多呆,你在后头老磨蹭什么呀!”

  周仆急步赶上前去。一行人说说笑笑离开鸡鸣山阵地。师长多日来锁着的眉头舒展开了,感到特别的轻松愉快和充实。走在归途上,他深有所感地说:

  “老周,主席讲:在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确实一点不错!今天,我觉得群众给我上了最深刻的一课!”

  周仆也点点头,深思着说:

  “是的,历史就是这些普通人创造的。不过,你今天也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

 
师长回到指挥所,把这种坑道工事的雏形和自己的改进意见,立即报告上级机关。在同一个时期内.许多参战部队也先后出现了类似的工事。彭总对群众的这一伟大创造非常高兴。不断让志愿军司令部发出通报。各级领导机关都很重视.经过综合提高,迅速地在整个部队推广起来。

  当时,尽管作战任务繁重,炸药不足,工具缺乏,但是经过全军上下群策群力,自制了许多工具,创造了各种方法,在敌机敌炮的威胁下,一面作战,一面向顽石进军。就凭着一双顽强的手,终于掏通了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高山大岭,形成了以坑道为骨干与地面堑壕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并且由前沿扩张到纵深,从步兵扩张到其他兵种。从前方扩张到后方。到朝鲜停战为止,志愿军构筑的大小坑道总长1250余公里,约等于中国从连云港到西安间一条石质隧道。他们挖的战壕和交通壕共长6240公里,比万里长城还长。全部工程可用一立方公尺的土墙环绕地球周半。过一纵横连贯的坑道工事,后来被人们称誉为“地下长城”。它的出现确实是战争史上的奇迹。看到这种奇迹的人,都不能不惊叹人民创造力的伟大和毛主席群众路线思想的伟大。

  我军在粉碎敌人“秋季攻势”中,共毙伤敌人7.9万余人,敌人仅前进了三至四公里。随后,我又乘敌疲惫之际,发起了有限目的的反攻,将阵地大部夺回。从此,战线就在三八线上稳定下来。随着毛主席“持久作战,积极防御”作战方针的深入人心,随着坑道工事的逐步提高和完善,随着祖国人民支援上作的加强,朝鲜战场的形势,从前线到后方都起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离开朝鲜战场一段时间的人,感觉是尤其明显的。

  1952年的春末夏初,刘大顺正从祖国归来。他是去年秋季参加归国代表团回到祖国去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最热情的接待。这是只有人民对待自己的英雄、自己的爱子才有的那种接待。可以说,在祖国的每一天,都是在鲜花与锣鼓,笑脸与欢呼,热烈的拥抱和感激的眼泪中度过的。这一切一切,都在他的血管里灌注了一种无穷的力量,使他感到即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人民的热情。他在祖国呆不下去了,只是一天义一天地盼望着重新奔向朝鲜战场,重新回到自己的连队。终于这个愿望实现了,在北京城飘满槐花浓香的时节,他们告别了祖国,重又踏上朝鲜的土地。此刻,他正和本军的其他两位代表坐在一辆吉普车里,在滚滚的黄尘中奔向前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