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城的事(9)

2025-10-10 评论

每个民族都会有一些固执的习惯。前几天我和雪子在街边一个流动货车上买烤鱿鱼,就发现这辆轻型货车也被改造成了温突式的售货小屋。一位面相厚道的老板娘盘腿坐在一只煤气炉前边烤边卖,她灵活自如、前后左右地滑动着自己,收钱、取货、打招呼……宛若中国北方那些常年在炕上活动着的农村妇女。
地面对韩国妇女总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比方同是面向大地的劳作,韩国妇女和中国妇女在体态上就有不同:中国妇女的弯腰一般是含胸底头的弯腰,从侧面看更像半弧形;韩国妇女的弯腰劳作除了腰弯下去,胸和颈部还呈现出向前扑的姿势。这种弯腰且“前扑”的姿态,就显出她们一种对大地的更加亲近和投入。又仿佛,她们整天盘腿于“温突”之上,“温突”减轻了她们下肢的活动量,她们的腰和手臂动作起来幅度和灵活度就格外大。这种形体特征在50岁以上的韩国劳动妇女中比较普遍。汉城教育文化饭店我们楼层的一位上了年岁的服务员就是以这种前探的姿势,敏捷地小跑着听候客人的吩咐。这姿态使她们的目光必然是低垂的,对正在履行的职则也显得更为虔敬。年轻一代的韩国女性身上已没有这种痕迹。

  元京子馆长是奥克贝利的常客,今天虽然天气闷热,但她还是兴致勃勃地带我们熟悉奥克贝利的环境。在韩国的城市里,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差不多都有雕塑,这也许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审美追求的具体体现吧。奥克贝利也有一片雕塑园,建在别墅区的一个小山丘上。园中展示着一些青铜的、大理石的和不锈钢的雕塑作品。这些雕塑总体水平不高,一些女人体多从欧洲雕塑中模仿而来。但有一组作品还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一块修剪整齐的草坪上,散放着一片冲天撅起的屁股——臀部。走近了才看出每一件“屁股”都是由两块圆石对接而成。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构思,只是那些“屁股”和开阔的草地、四周的群山相比,比例上显得过于小巧了,如果换一些体积更加硕大的圆石,那么对人的视觉就能产生更具震撼力的效果。想到前些年我在散文《河之女》中描写过的,中国拒马河滩上那些一望无垠的大“屁股”(石头),这里的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父亲和元馆长还是轮流坐在那些“屁股”上拍照。有些上了年纪的人玩起来比年轻人更加天真。
  坐在树下休息的时候元馆长和我谈起老人的话题。她有一个观点:年纪大了要少买东西多旅行。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不买;可去可不去的地方,要去。我基本同意她的观点,补充说,实施这观点还需两个前提:第一身体好;第二经济条件允许。这两条元馆长夫妇无疑都是具备的,所以他们的生活让很多人羡慕。其实,他们的让人羡慕之处还不在于可以自由旅行,而在于最近元馆长的丈夫郭先生盖起了一幢7层公寓楼。
  元馆长和郭先生都出身富裕家庭,他们的婚姻虽是经人介绍,但婚后一直幸福。看60年代他们的结婚照片,是可以用“郎才女貌”来形容。用郭先生自己的话说:“50年代,韩国人生活还很困难的时候,我就有了自己的纤维公司,我手下管理的人,光干部(郭先生也用了“干部”一词)就有60多位。那时候汽车还不发达,我有两辆,元馆长有一辆……”的确,在上世纪50年代,韩国人生活水准普遍低下的条件下,一个年轻的公司老板拥有两辆汽车,当然是很显赫的。生活发展到了21世纪,郭先生和元馆长事业有成,儿孙满堂。他们却卖了公司,把兴趣投入到不计报酬的社会文化福利事业上,在汉城市区一个好地段买下一块地皮,盖起一栋7层的小公寓楼。除去部分出租外,他们的愿望是把已经成家的三个子女邀回来同住,每一家住在不同的楼层,加上郭先生90多岁的老母,郭先生一家真要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了。
  我对元馆长说,孩子们搬回来住父母提供的新房,一定会高兴的。
  元馆长却说,开始他们还犹豫呢,都说和父母住在一个楼里多拘束啊——你看,我们准备好了房子,还得求他们来住。
  我说,这也是他们撒娇的一种表现吧。
  元馆长说,是吧。其实说到底他们还是愿意和我们一块儿住,这样互相照顾起来也方便。记得儿子搬过来之后给我打电话说:这样每天见面太没意思了,咱们最好一个月见一次面。我说好啊,我也不愿意老看见你们。谁知放下电话没一个小时,儿子就来敲门了,他有事急着出门,媳妇又没在家,要求在我这里吃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铁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