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时的许克却一头雾水,不明白其中的端倪。"我看还是你们和Paul协调吧。"VP开始和稀泥,"或者,Kevin你来替换掉那个Tony,在这个case上你临时report给Paul,Paul不再见客户,由你出面做客户工作。"
"这怎么行呢?"许克不禁脱口而出,他简直不敢想象自己在Paul的直接摧残下怎么可能赢得项目,"我宁愿Paul和Tony继续挂名负责这个项目,将来的commission也都给他们,我一分钱都不要,只要他们绝对不再干涉我的工作。所需的技术支持等resource我希望能从北京抽调,配合我去成都打单。"
许克的老板和老板的老板相视一笑,VP像是在讥笑说你们部门怎么会有这种人才,业务发展部的头儿像是很惭愧地讪笑说抱歉让这位活宝给您添麻烦了。但许克看不透这些,他只听到VP说:"那就先这样吧,Kevin你和Paul通个电话,把这些情况好好给他update一下。"许克正惊讶怎么能让他去对Paul宣布这些呢,头儿却已经把他拉出了VP的办公室。
头儿后来也提醒过许克,不要光想着合同签下来你什么奖金提成都不要,如果项目输了责任算谁的?但那时的许克正被心中的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精神烧得晕乎乎的,只憧憬着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辉煌时刻,根本没听进去。
许克给Paul打电话的时候感觉简直是一场噩梦,后来才意识到那只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Paul做何反响不难想象,令许克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中午他就发现整个北京总部全都开始用异样的眼神看他,原来Paul放下电话就向成都的同仁下达了指令,大家同仇敌忾地拿起各自的分机或手机,Paul逐一打给在北京的全体经理以上人员,Tony打给在北京的全体销售人员,其他做技术的、做财务的、做人事的、做行政的也都打给他们各自同部门同级别的人员,目的只有一个——使人民都知道,许克是个两面派。
许克的本能反应是尽一切可能抓一切机会为自己辩解,仿佛祥林嫂似的向每个人诉说,却发现事与愿违,辩解后的结果更糟。当大家听到他宁可一分钱提成奖金都不要,纯粹是不想眼看公司丢掉项目才挺身而出的,便一致行动起来对他投以极度的鄙视。许克起初不解,慢慢才琢磨过来,原来在外企里贪婪没什么不对,彼此抢单子争功图利再正常不过,人们对胜利者反而会生出一种敬仰与钦羡,但不为钱财却一心只想出风头就是大大的不对了,因为钱财虽然宝贵但总能再生或流转,而发展空间可是极其狭小且有限的,不惜把别人踩在脚下以向上爬的人最让人不齿;在外企里虚伪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如此露骨的虚伪、把众人都当成傻瓜,简直就令人神共愤了。几轮公关战役过后,Paul和Tony乃至整个成都分公司都俨然成了大家同情的对象,而许克却成了千夫所指,他本想采用鸵鸟战术视而不见,却发现有个很严重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他面前:北京的售前支持和技术服务部门竟然没人愿意随他去成都,他成了光杆儿小卒,没办法,既然想当英雄,而英雄向来都是孤独的。
许克来成都的事只有他的头儿一人知道,也没敢惊动部门秘书和公司行政部为他预定机票和酒店,自己跑到民航售票处买的机票,又在告知路先生行程时拜托他让下属订好锦江宾馆,以便和于此长期租住的德塞克外方沟通。许克下午刚住进来便打电话向路先生报到,顺便询问晚上的饭局设在哪里好。路先生说只打算叫上采购部门的几个手下随便聚聚,也不是什么正式宴请,简单点找个舒服些的地方就行,要不就皇城老妈吧。
几个人在皇城老妈定了间包房很随意地边吃边喝边聊,路先生情绪很高,说由许克接手项目双方的沟通就顺畅多了,也能看出格恩公司的诚意与魄力,并嘱咐下属要和许克通力合作,争取把项目顺利实施,总之都是让许克听了既开心又放心的话,觉得自己纵然天大的付出也都值得。酒酣耳热之际,许克见来的都是男士而且和路先生之间嬉笑怒骂百无禁忌,就笑着提议:"吃完饭找个地方活动活动吧,以前有朋友带我去过一个,好像在望江公园附近,感觉不错,服务那叫一个到位,门口居然有武警站岗,进去的时候还向我敬礼,怎么样,去尝试一下?"
"谁带你去的?不是那位只会打炮的Paul吧?"路先生哈哈大笑。
"当然不是。求您别提他行吗?我怕扫大伙儿的兴。"
路先生凑过来把手搭在许克肩头,说:"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呀,四十岁以前关心的是一次能有多久,四十岁以后关心的是多久能有一次,老啦,心有余而力不足,你们几个年轻人去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