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子女(24)

2025-10-10 评论

    刘双林在这种煎熬中暗自发誓,一定要过得比他们强。这样想时通常都是在进入梦乡之前,他的意识空前地活跃。当太阳初升,他站在那些人面前时,他就又是刘双林了,对待这些人的态度有讨好、巴结,还有些小心翼翼。总之,刘双林在文艺路那些新兵中活得极不自信。
    那天中午吃过午饭后,他终于找到了单独和方玮说话的机会。他清清嗓子,声音有些抖颤地说:方玮同志,一会儿我在操场上等你,有话对你说。
    直到这时,方玮才认真地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中充满了问询和不解。她似乎要问他什么,他没有勇气回答方玮,就赶紧甩开大步走了。
    刘双林在太阳很好的中午站在操场的一个单杠下,他焦灼不安,来回地踱着步子。这时所有的新兵午休了,只有炊事班的人零星地在操场上活动着。他们只有这个时间才是自由的,过不了一会儿,他们又开始为几百号新兵准备晚饭了。
    方玮一步步向操场走来,她走路的姿式很好看,风摆杨柳,却又坚定不移。离刘双林还有三两步距离的时候,她站住了,她似乎在微喘着,胸前不易觉察地起伏着。
    她说:排长,你找我?
    他平静了一下儿呼吸,不知为什么,他一见到文艺路这些新兵就有些紧张。他清清嗓子说:我找你谈谈。
    她说:我没做错什么吧?
    他听了她的话怔了一下儿,待反应过来,就笑笑说:不,你做得很好,所以我才找你谈谈。
    她仍不解地问:那还谈什么呀?
    她不明白,自己做得很好了,排长为什么还找自己谈话。她茫然无措地望着刘双林。
    刘双林在单杠下兜着圈子,背着手,似乎琢磨着如何开口。半晌之后,刘双林终于说:你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
    方玮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他的名字她是知道的,她不明白,排长为什么要问这个。她望着刘双林好一会儿,才答:刘排长,刘双林。怎么了?
    刘双林听了方玮的回答心里好受了一些,在他看来,方玮这些心高气傲的兵,也许都叫不出他的名字。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他要把自己深刻地印在方玮的心里,只有这样,以后才有可能接近方玮。刘双林为方玮能叫出自己的名字感到了几分满足。然后他又说:咱们以后就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
    方玮越听越糊涂了,刘双林大中午地把她叫出来,就是来说这些费话的?不是战友,难道还是敌人吗?她想到这儿忍不住乐了。方玮的笑让刘双林彻底放松了下来,他就又说道:我现在是你们的排长,新兵连一结束就不是了,希望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还能相互关照。
    说到这儿,刘双林停住了,他像个士兵似的立正站好,然后背诵似的说:我刘双林,1972年春天入伍,今年二十四岁,农村兵,探过一次家……
    方玮看着刘双林的样子,可笑又好笑,忍了半天,最后终于绷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刘双林一口气说完,才如释重负地放松了下来,他对方玮这样的兵心里没底,他不知道该怎样和这些高干子女打交道。
    等方玮笑够了,刘双林才又说:方玮同志,你对自己的前途是怎么考虑的?
    刘双林问到方玮的前途,说心里话,她自己也没有认真想过,母亲想让她参加工作,因为她和乔念朝相恋,乔念朝要来当兵,她也就不顾一切地来了。以后究竟怎么样,她根本没有考虑过。方玮和那些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样,真的没设计过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刘双林这么问她,她深感茫然无措,不知如何回答,就那么空洞地望着刘双林。
    刘双林似乎看出了方玮的茫然,便说:我知道你父亲是高干,以后你不管干什么都错不了。
    停了一下儿,他又说:我要是你呀,就在部队干下去,以后提干啥的,不就是你父亲一句话的事儿。
    方玮就怕来部队别人说她是高干子弟,她当兵临走的前一天,父亲把她叫到书房里和她认真地谈过一次话。在她的印象里,这是父亲第一次如此严肃地和她谈话。
    那天晚上父亲说:小玮,你要去当兵,我不拦你。
    她冲父亲点点头。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石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