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下落(12)

2025-10-10 评论

    “谢谢。我的情况,估计齐安都跟你说了。”我考虑了是否用“您”称呼老梁,最后直感让我选了正确的称谓——你。我擅自坐到办公室里唯一的破沙发上,弹簧立刻像小炮一样顶住我的屁股。也许,每天都有壮实的侦察员们,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摔到这个沙发上,借此发泄对领导或者对罪犯的不满。
    “这沙发特结实吧?”我抱拳胸前做了一个隐蔽的拳击防御动作,老梁笑笑,坐到我旁边。
    “对,坐着有点儿不舒服。不过,坐着舒服的沙发,几天就得让这帮小子坐坏。”老梁长得有点儿像日本演员高仓健,只是稍矮些,一米七四左右;稍年轻些,大约五十出头。老梁要是戴眼镜,可以被误认为健壮的知识分子。他穿了一件宽松的警裤,上衣是银灰色的圆领长袖Polo衫,胸前画了两道白色的水波浪。我猜不出它的牌子,但老梁的风度不用猜,男人女人都看得到。他属于那种嘴上不说,心里有数的人,不一定博学,但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有尊重也有兴趣,他和齐安应该有非常默契的工作关系。
    “你对齐安一定很了解?”
    “算不上了解,她五年前从法医那边调过来的。她很爱钻研,什么都知道,兴趣广泛,这对破案很有帮助。”说着,他把一直拿在手里的案件资料交给我。
    “我还没见过她。”
    “人很好。”老梁在为我描述齐安长相前,进来一个高大的小伙子,二十八九岁,一米八九左右,像退役的篮球运动员。跟我想的一样,老梁介绍说,他就是大侃。大侃向我点点头,和老梁到一边说话。我借机打量办公室。
    除了个别办公桌上的电脑,可以说这是一个八十年代的老办公室。类似的办公室如今已不多见,和我小时候见过的我爸的办公室差不多。老式三屉办公桌和铁卷柜……我爸已经退休二十多年了。门口横着放的办公桌后坐着一个年轻女孩儿,一边嚼口香糖,一边敲电脑,为办公室增添了现代气息。刚才她把老梁的座位指给我看时,也充分体现了某些八零后的风度:冷漠面对所有问候、感谢的礼貌用语,同样冷漠地告诉你,你想知道碰巧他也知道的事情。
    老梁和大侃再次走近我之前,我已经无意间听到几句大侃说的话。
    “我靠,那谁能知道啊?!”
    “关键他没来啊,我靠,那太难了。”
    ……
    老梁再次把大侃推近我的目的是,让我有事随时找大侃。我对此的理解是:大侃将是我和老梁之间的联系人,这样我就不用经常打扰老梁。我对大侃微笑,算是我对他口头语的赞赏。老梁说,大侃是个好同志,无论做事还是破案,总能愚蠢地发现捷径。毛病是口头语不太雅观。
    “我也有口头语。”我说。他们都流露出期待的目光。
    “算了。”他们在我的口头语中愣怔了一下,接下来的微笑十分勉强。大侃遵照老梁的嘱咐,把我领到一间类似资料室的地方,让我一个人在那里待了将近四个小时,看了所有他们希望我看的滕风案件的资料,然后,他们还让我带上另外的一堆案件记录离开。跟我告别时,我觉得,他们都松了一口气,不相信我因此就能破了这个案子,也不希望短时间内再见到我。
    其实,我从没有说口头禅的习惯。这年头,让自己让别人放松的办法多的是,假话便是其中一种。
    我下一次去找他们的间隔,比他们期望的长很多,他们格外的热情,我认为是对我较少打扰的感激。

    13
    我来到街上,想起庞,翻出他的手机号码,转而又打消了念头。告别不该是重复不断的,从他把我送到康复医院开始,我们已经互为背景,再走上前台就不妥当了。我收起手机加快脚步,融入人群,两个年轻男人经过后留下的汗味,立刻把刚冒上来的抑郁中和了。
    我再次经过梅山公园时,想起齐安的笔记。
    她笔记中描绘现场之后,发了一点感慨,先是勘察现场的白粉笔线条,让她想起了盐碱滩。盐碱滩让她看到公园四月里孱弱的春意,典型的北国风光,四月更多还留在冬季,只是少少探入了春季。她又想起南方,春天泛滥的绿色。接着她写了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古铜色的树干和灰色坚硬的路面,还有三五成群的不肯散去的围观者。她觉得,人群中发出的嗡嗡声,表示没人因为有人死了而感到不安,他们都很好奇。过一会儿,他们就会再散到公园的各处,转腰压腿踢树,延长各自的寿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