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的下落(14)

2025-10-10 评论

    今天,遥美从一个朝鲜族朋友那里得到一袋他家老太太做的辣白菜,里面除了惯常我们知道的配料外,还放了虾酱,就着大米水饭吃,真是爽到家了。
    遥美一如既往地询问莫里的情况,她丈夫不在家,她甚至可以享受整个询问中的放松。我敢确定,她既不关心莫里,更不关心我,如此这般的东问西问,是克服寂寞的办法之一。我无法对她说,去你妈的,别老是问我这些你根本不想知道的事情,拿我的痛苦开心,原因只有一个:嘴馋。在他们家的确时时刻刻都能做出好吃的东西。
    “亏了姨和姨夫没了,不然,光跟莫里着急也得气死。”遥美每次都要强调这一点,“嫂子,你真是心理素质好,要是换成我,我早就疯了。”
    “其实,我已经疯了,只不过你看不出来。”
    “说的是,什么样的女的嫁给莫里,都得疯。”
    “你跟你丈夫多好。”我必须转移话题。
    “也好不到哪儿去。”她说到这里,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接着夸奖她丈夫,叼住莫里的话题不放。我差点认定莫里要回来了。“你跟莫里感情到底怎么样啊?”
    “不好呗,要是好的话,他能跑吗?”我说完,开始另外的话题,“你该给那个人打个电话,谢谢他的辣白菜。”
    “说的是呢。”遥美立刻操起电话,我松口气,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刚才辣白菜的美味。
    “谢谢你的辣白菜啊,我表嫂都说好吃。”遥美说。
    “没吃出来我妈妈手心儿的味道?”电话里传出辣白菜味的汉语,遥美按了免提。听到这里,我替遥美关了免提,那人他妈妈手心儿的味道便从我的舌头底下钻出来了。忽然想起来,什么人说过,在韩国,每家饭店的辣白菜味道都不同,配方都是保密的,同样关键的是做辣白菜的女人,她们的那双手。她们手心里的味道是辣白菜的密料之一。
    那天晚上,因为辣白菜可口,一下子吃了两顿量的米饭。饭后从遥美家走到梅山公园,闲逛一圈儿。记得电影演员秦怡介绍过她保持体形的秘籍——饭后走一千步。饭后走走,但不计数,游荡在晚练的老人身边,也算人生一大幸福。当我努力消化大米饭时,脑子里正在找关于韩国辣白菜信息的来源。当我走到滕风被害的那个听风亭外时,记忆的轻纱被掀开了:电视里一档旅游节目,以韩国料理和辣白菜为介入点,介绍韩国。主持人就是滕风。但他作为死者躺在听风亭外时,我没认出他。

    15
    我一口气看了十多集滕风主持的《心情之旅》。之后,我闭上眼睛想起前几年那本著名的畅销书——《普罗旺斯》。滕风主持的节目风格跟这本书很相似:把介绍的地方当成一幅画的背景,在上面画那里的小事情,小人儿们,小情调……最后这些溶进你的感觉,让你欢喜,以为自己非常喜欢普罗旺斯或者别的地方。可是,假如你去那里亲眼看看,也许你根本不喜欢那些地方,你喜欢的只是发生在那里的那些事情。假如这些事情可以搬到恒远,你会觉得更好。
    离家近的都是好的。
    滕风自己编导主播的这套节目一定借鉴了这本书的方式,做得亲切可人,如果闭上眼睛“听看”,完全可以沉醉其中。他的嗓音很有感染力,低而不沉,厚而不哑。
    古巴的雪茄,他介绍手工卷制古巴雪茄的过程,舒缓的旁白描写雪茄店里的味道,描写雪茄女工的胖手指如何灵巧好用,描写雪茄品尝者陶醉的表情,之后观众跟随镜头走上哈瓦那某条著名的大街上时,便像闻味儿的狗似的,跟着前面雪茄的味道,觉得自己不会迷失了。四十五分钟下来,我觉得自己浑身浸透了雪茄的味道,甚至有去过了古巴的错觉。
    京都的怀石料理、那不勒斯的比萨、泰国的咸浸鱼、印度的咖喱饭,等等,滕风喜欢从饮食开始介绍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历史景点。观看过程令人着迷,口水不断……最后记住的不是伊势神宫,不是维苏威火山,不是泰姬陵什么,都是饭的颜色和味道!想象像是被堵住的烟道,里面各种吃食儿的味道,幽灵般的擦肩而过,逗得观众胃口大开,饿得肚子直叫。
    滕风一定喜欢“民以食为天”的古训,让我想起齐安记录的他的厨房如何整洁,没有任何烹调残留的味道。也许他根本不做饭,齐安写了他厨房里放了诸多花色的罐装食品。剪辑间里的编导滕风,若即若离地看着画面上的美景、美食,好像既不是贪婪的,也不是无动于衷的,他的旁白因此从容安详。另一个是居家的滕风,像透明人一样,仿佛不食人间烟火……或许,他就是一个谦虚的傲慢君子,努力不做需要事后道歉的事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皮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