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秘使(25)

2025-10-10 评论

    1956年巴特寮运动解散时,苏发努冯亲王便另组织了老挝爱国战线,担任主席。苏发努冯被右派政府和军队逮捕后,在一些觉醒了的宪兵帮助下逃出监狱,重新展开武装斗争。这次老挝爱国战线武装力量,国际国内仍习惯地称其巴特寮,巴特寮部队与中立力量合作,至1961年,解放并控制了从上寮到中下寮连成一片的广大地区,迫使美国不得不在1962年的日内瓦协议上签字,在老挝成立第二次联合政府。
    美国搞谈判只是缓兵之计,赢得喘息和准备时间。他改变策略,一方面维持和巩固右派军队,一方面破坏老挝爱国战线与中立力量之间的联盟,收买和拉拢了梭发那·富马亲王和贡勒。他还组织和扩充了6万名雇佣军,配合他在越南进行的“特种战争”,将老挝作为副战常梭发那·富马亲王被拉拢收买后,发动政变,老挝爱国战线和巴特寮部队总指挥部被迫撤离首都万象,再次进入山区丛林,在桑怒省香苏乡那坡村建立了大本营,开始了彻底解放老挝的武装斗争。现在,美国加强了“特种战争”,加强了对老挝解放区的轰炸。对老挝解放区,从小规桃的蚕食进攻开始,到1963年底,已发展成大规模战役,在查尔平原——川圹战役和南通战役中,都出动了20个营的主力部队,由美国直接指挥,有炮兵、机械化部队和美国飞机助战。
    “我们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进驻老挝桑怒哟.……”段苏权合上笔记本。他现在想的还不是如伺为巴特寮出谋划策,他想的是如何更细更深入地了解熟悉情况。
    这是中央的指示,也是他几十年工作的体会。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天晚饭后,段苏权将军拜会了老挝爱国战线中央总书记、老挝三方民族联合政府新闻宜传和游览大臣富米·冯维希先生。此前,他已拜访过老挝人民党副总书记诺哈、老挝爱国战线主席苏发努冯亲王以及巴特寮部队总司令坎代。
    联合政府早已名存实亡,但冯维希先生却是非拜访不可,他有渊博的知识,冷静的头脑,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同志说他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先生。
    富米·冯维希先生为将军沏上一壶浓茶,寒暄几句后,明白了将军的来意。他扶扶鼻梁上的镜框,带着学者的严谨和哲人色思考神情说:“老挝获得抗美斗争胜利后,获得真正的独立、自主和统一之后,我这位游览大臣一定邀请将军在全国参观游览一圈……我国不带宗教色彩的作品有叙述泰老族系起源的《库姆伦》、《澜沧史》、《万象朝代史》、《占巴塞史》等史书,还有群众口传的民间文学。它是老挝民族基础文学的代表。这些作品既是臆造的又带有现实性,表现了善良人的心通、情感、憧憬和愿望。您能了解一下很好,对中国同志进一步深入下去调查研究老挝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很大好处……”在秀丽的老挝,几乎每块石头都有它的来历和一个动人的故事。
    琼勃拉邦原名孟沙瓦,即“王都”的意思。坤洛(即中国南诏王皮逻阁儿子阁逻凤)建立澜沧国,定孟沙瓦为王都。后易名香通,“金城”的意思。14世纪,国王得到他岳父柬埔塞国王赠送的琅勃拉邦佛,是一尊1.3米高的金佛,这尊佛像被老挝人视为王国的保护者,珍藏在一座古老精美的宝塔中。从此,这座都城就叫了琅勃拉邦,就是“琅勃拉邦佛之都”的意思。这无疑就确启了其佛教中心的神圣地位。
    万象这个城市名,是近代中国人来到老挝后给叫出来的。这个城市古名赛丰,16世纪曾叫万坎。万坎可不是万象,由于老挝盛产大象,中国人来到老挝,特别是一些华侨.音意参半地就叫成了万象。久而久之也就这么叫惯了。
    真正与大象有关的地名是川圹。
    坤博隆(即中国的南诏王皮逻阁)的第七个儿子切壮亲王率领军队来到这个地区,他前两只大象不管怎么驱赶也不肯往前走,而是停在路中间。切壮亲王认为这是一种预兆,让他在此建城立都。于是,他建了这座名为川圹的城市。
    “川圹”就是“大象挡路”的意思。后人还在域外塑造了一尊像来纪念此事。
    巴特寮部队在1953年就解放了阿速坡全剩阿速坡是个古老的城市。本来住着老听族,也就是佧族人。城市前面迄今还有佧族人以前放牧水牛的沙滩。一天,有个名叫潘可特的猎人来到这个沙滩,问佧族人这个地方什么名字?佧族人以为他是问沙滩上的牛粪用佧族语怎么讲,就告诉他,牛粪时“阿速坡”。潘可特回去报告万象国王,国王就派他带一批佬人到这里建起城市。这个城就叫了“阿速坡”“牛粪”,这个不大雅听的名字,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