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秘使(31)

2025-10-10 评论

    巴有寮613营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做群众工作的经验获得成功,井在总指挥部召开的桑怒剿匪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段苏权与凯山谈得正起兴,一个战士进来报告,说饭熟了。
    凯山起身,将桌上的东西腾开,笑着说:“段苏权同志,我们边吃边谈吧。”
    饭菜摆上桌。除米饭、青莱,还有一碟清蒸鱼。这是将军到老挝来以后在凯山这里第一次看到鲜鱼。
    老挝中央负责同志的生活非常艰苦,每月饮食津贴只相当于10元人民币。就是这点钱还经常发不下来。凯山、苏发努冯、冯维希等领导同志都喜欢到中国工作组串门,原因之一就是可以“改善”“调剂”一下生后。工作组自己起伙,虽说自觉将伙食标准降下来,比较起老挝的同志来还是相对好些,罐头食品和酒也多。凯山和苏发努冯亲王差不多都有一斤茅台的酒量。
    “来,请吃鱼。”凯山招呼段苏权。
    段苏权没有抓筷子,却端起酒杯,热情地望着对方。
    凯山毕业于河内大学。30岁年纪,留平头,穿干部服,样子很像大学生。不久前段苏权请冯维希介绍老挝民族和历史情况,谈话后请他吃饭,凯山也来参加了。段苏权第一杯酒先敬冯维希,第二杯酒才敬凯山。凯出当时表情不自在,对于将军的敬酒表示沉默,事后,工作组一位同志提醒将军:“老段,凯山是个知识分子,自尊心强,以后喝酒应该先敬他。”
    段苏权现在注意了这个问题,首先向凯山敬酒:“凯山同志.为了老挝人民抗美救国斗争不断取得的新胜利,请让我首先敬你一杯酒。”
    “谢谢,谢谢。感谢中国同志和中国人民对老挝人民无私的巨大援助,”凯山满面是笑,将酒一饮而荆然后把头凑近段苏权:“我想学习一下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
    “我们支持,”段苏权聪明地挑个话头,“当年我为了解决革命的力量和对象问题,学了毛主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很管用。”
    “我就是发愁兵源。”
    “我们军队的兵源主要来自翻身农民。你斗了地主,农民获得实际利益了,就会踊跃参军来保卫翻身果实。解放战争时期,我在八纵当司令员,纵队有3万人,经常有2—3千人的补充团。”
    凯山睁大眼睛,羡幕地啧响嘴道:“将军,如果我们像你当年那样有了不断的兵员补充,就可以打更多的漂亮仗。”
    段苏权有意轻描谈写地说:“这些兵源补充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打淮海战役,参战的部队80万,支前的民工就有120万。当时有人说蒋介石是我们军队打垮的,陈毅元帅说:哪是你们打垮的哟,分明是群众用手措车推垮的嘛!”
    凯山听得入神,并且若有所思。
    段苏权尽量把语气前轻松,不让凯山受刺激,又要引导他想问题:“总书记同志.夫农出战斗,作战物资要部队实施前送,伤员要部队抬,越南部队的尸体也要部队抬,前送后送还要分出兵力掩护,抓到俘虏也要派兵押送,救护所还要分兵警卫。七扣八除,一个营作战,真正能投人战斗的也不过一半人左右,战斗力受影响哟。”
    “你讲得很有道理,”凯山认真想了很久,说:“做到你讲的也不容易。我想把寮中央驻地周围的七个乡先建成根据地,组成老、中联合改革工作组,首先在香农乡照你讲的试验一下。”
    “我看可以协商。”段苏权目的达到,端起酒杯:“来,干了吃饭。”

    周恩来一手叉腰。一手抚着下颏:“从目前情况看,即使我们出动大批军队授寮,越方部队和顾问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支援老挝,会留下来与我们并肩战斗……”
    陈毅用他闻名中外的大嗓门说:“我是宁要一个朋友,不要一百个卢布!”
    汽车停稳。段苏权将军一只脚刚迈下车,便看到周恩来总理从屋阶上快步走下来,并且伸出了那只负过伤的右臂:“你来了,苏权同志!”
    这是1964年7月7日的傍晚。“白天的暑气正在悄悄散去,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了香花的馨香。河内市渐渐罩上一层幽蓝的朦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