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秘使(4)

2025-10-10 评论

    “英萨利留给我印象更深。”李维信曾多次感慨,“他是个有学问的人,每次来北京,随身行李主要是书。其中有法文版的《毛泽东选集》。到他那里去,总是见他在看书,特别是对《新民主主义论》,不知看过几十遍?那部分书页要比其他部分破旧得多……”英萨利和他的夫人英蒂迪,生活异常简朴。公开活动时,他们穿戴的也很干净整齐,但是服务人员天天接触,心里都有数:他们只有那一身工作“礼服”,再没有其他钱物,甚至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有次他们来北京,正是冬天。他们一身单薄,不敢在院子里呆时间久。除了必不可少的公开活动,多数时间都是呆在屋子里。
    周恩来看望英萨利,谈话时。英蒂迪也在座。李维信给他们上水时,发现周思来的目光在英萨利和英蒂迪的身上细心地掠过,从上衣一直看到脚上的鞋于。
    周恩来的眉毛不易察觉地皱了皱。
    谈话结束后,周恩来叫住中联部的有关负责同志。
    英萨利到北京不是公开,是党内秘密邀请。所以。接待活动不归外交部管,而由中联部负责。
    “知道我为什么留下你吗?”周恩来严厉地望着中联部的同志:“英萨利同志来的时间不短了,你们难道汉看到吗?
    他们现在还穿着单鞋,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我们疏忽了……”·
    “仅仅是疏忽吗?他们来自抗美斗争的前线,是我们的同志和兄弟!”。
    中联部的同志做了检查,待总理走后,立刻把工作布置给李维信,叫他陪英萨利夫妇去购置衣物。
    那夭,正好落大雪。李维信冒雪赶到友谊商店联系。商店经理表示大力支持,请英萨利夫妇晚9点半钟,在商店下班后来选购衣物。
    当晚,李维信陪英萨利夫妇来到友谊商店,这对革命大妇在商店里参观一圈,楼上楼下都看过了,只买下一件薄毛衣。
    在一组柜台前,英蒂迪立住脚,朝货架上悬挂的女裤望,然后又看看自己的裤子。直到这时,李维信才发现这位夫人的裤子虽然洗熨得干净平展,裤角却已破了一块。
    夫人抬眼望着自己的丈夫,犹豫着,用目光请求。
    英萨利本是随夫人的目光望了货架又望夫人的裤子,看到夫人用目光请求,便倾过身去,咪细了眼。他是在察看别在裤子上的价码牌。他看清了价格,要1O几元人民币。他抬起脸,两眼与夫人的目光相遇,嘴角抽动一下,欲言又止,摇摇头便匆匆走开。
    于是,他的夫人无声地跟在他身后走开了。
    这一切,都被陪伴在一旁的李维信看到了。他鼻子一酸,眼里便含了泪,喉咙也有些壅塞……
    毕竟,英萨利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一位领袖人物了,就那么一条裤子?他就朝夫人摇了头。正在严冬,北京够寒冷,他们夫妇却一身单簿。那个时候,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英萨利的,报纸、广播里总能看到和听到嘛。可中国人却没有谁个知道英萨利和夫人大冬天没有御寒衣。连条裤子部舍不得买。这事若不是李维信亲眼所见,他也会感到不可恩议。
    现在,望着英萨利夫妇离去的身影,李维信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像中国革命的领袖人物在井冈山和延安时期一样。
    他们想到的首先是“要节约每一分钱用到解放战争的事业上去。”
    李维信没有多说什么,他掏钱给英蒂迪夫人看好的那条裤子买了下来。
    回来后,李维信把看到的情况向周恩来作了汇报。
    周恩来眼圈红了,显然大动感情。他说:“他们来自丛林,来自抗美斗争最前线。我们也是经历过井冈山和延安时期的生活,不要忘记我们那时是怎么生活的………听了总理的活,李维信第二无就跑去王府井大楼,请他们为英萨利的夫人做了一双棉皮鞋。
    来自老挝的客人陆续走下车。李维信见客人已经走近。
    他从沉想中收回神,并且辨认出了其中的老挝爱国战线主席苏发努冯亲王和老挝人民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
    宾主互相说着热情的话,走进楼内。一位中联部负责人经过李维信身边时,小声招呼道:“你先去吧。他们在飞机上已经吃过了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