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秘使(63)

2025-10-10 评论

    邓小平顺序落下指头数道:“北京、沈阳、济南、广州、成都、南昌、南京、福建、昆明、西藏军区司令,都是贫苦农民出身。总参有一些知识分子,如罗瑞卿总参谋长。副总长差不多都是农民。正因为军队的组成绝大部分是贫苦农民,所以干部要从这里出来。政策也要靠他们去执行。我们的干部是从当兵、当班长、排长、连长这么上来的。有当兵三年就当师长的。如原空军司令刘亚楼同志。1928年当兵。1931年就当师政委。”
    凯山·丰威汉轻轻点头。邓小平讲了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客观实际及特点,而这种实际情况和特点又是同老挝。
    同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很相似。他的严肃认真的思考中,又增加了几分激动欣喜的神情。
    “如果在革命斗争中不根据阶级分析提出满足群众的基本要求的纲领,群众怎么会积极起来呢?我们搞革命是没有外援的,靠什么?主要靠农民。参了军的农民一面打仗,一面劳动,一面做宣传工作。他们又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又是工作队,与没有参军的农民完全结合在一起。农民宁愿自己不吃饭也让给部队吃。比如我们要渡黄河,国民党决口阻挡我们。我们需要木头石头来对付国民党决口。河北平原没有石头,只有房子的柱石。石磨;木头也不多,树也很少,只有家里的门板。农民从几百里外把门板,石头运到前线支援部队……”康生又插话:“淮海战役后。山东所有农村几乎都没有门板了。”
    邓小平很动感情他说:“如果农民不知道解放战争是解放自己,这些事是不可能办到的。”
    凯山·丰威汉频频点头,心满意足地长舒一口气。那神气所表达的意思正如人们常说的:听君一席活,胜读十年书。
    邓小平将双手一摊,笑道:“我们的经验,当然可能不完全符合老挝的情况。大体上差不多,就是根据阶级和阶级分析制定正确的政策,才能团结90%以上的人民。”
    矗立在***广场西侧的这座四十多米高的人民大会堂,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11月27日,凯山·丰威汉一行又来到北京,在段苏权陪同下走进人民大会堂。凯山拾阶而上,他已熟悉这座比故宫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的巨大会堂,经过25米高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走进庄严的大门。他熟悉那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场,也熟悉大会场北翼那个有5千个席位的大型宴会厅。他也知道大会堂内有以全国各盛市、自治区名称命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室。
    上次他在江苏厅见到了邓小平。这次,他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步入福建厅。他见到了彭真,见到了刘宁一、姬鹏飞、李强、雷英夫等熟悉的有关领导人。
    “身体好吧?”彭真像兄长、老朋友一样握住凯山的手问候。
    “不算太好。”凯山同彭真已经很熟,说话无须任何隐瞒,“有点不适应。”
    “我也一样,到一个新地方不大适应。”彭真作手势请凯山坐下。“今天晚上可能会好一些。”
    简短问候之后,会谈开始。中国援助老挝的具体内容已定,关键是运输问题了。中国援越援老物资,都是免费运输。援老物资经由越南时,运费也由中国付。苏联援越援老物资,经中国境内的运费也由中国付。苏联援助的武器,有不少30年代的东西,甚至炮筒都是弯曲的,根本无法用。
    却用这些清仓物资给中国本来十分紧张的运输背上了又一沉重抱袱。为此,彭真提出请老挝派人到东北,参加海关的检验。能用的物资便运,不能用的退回。
    运输最困难的不是中国。而是越南和老挝,这是由于美国人的轰炸和土匪的袭击。彭真针对这一情况介绍了中国的经验。
    “我们抗战期间,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根据地差不多有1亿多人口的地区。”彭真讲话习惯打手势,并且生动活泼。
    庄谐成趣:“我们根据地相互之间的运输主要靠人背。只有少数的靠牲口,汽车那个时候没有。延安有那么儿辆。第一没有汽油,第二有了汽油,那个路也不好走,不如毛驴。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有一次我们朱德同志说:‘咱们到南泥湾去打猎好吗?”我说:‘好嘛。’我们好多人就去了。有的骑马,我们总司令说:‘咱们两个坐汽车吧!’我说:‘好嘛。’士包子坐汽车也很有趣味。从延安到南泥湾只有几十公里路的距离。我和总司令坐汽车走了一夭,天黑了还没有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