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内外(92)

2025-10-10 评论

    我与胡秀云结婚时,毛泽东送我们五百元钱,又送我们俩去人民大学预科学习,这些都是后话了。
    1958年夏,我跟随毛泽东去北戴河。我在书店里发现一本萧二所著《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我跟随毛泽东多年,虽听他讲过一点青少年时代的事情,但只是孤立的几件事,并无完整系统的认识。比较起来,多比一般人更想了解毛泽东的过去。所以,马上买回一本,到家就翻开来看,想一口气读完。
    可是,轮我值正班了,我把书揣兜里去接班。毛泽东正在看文件。我为他换一杯茶水,看看没什么事,便悄悄退出,在毛泽东住房的走廊里继续看书。
    大概被书所吸引,我也不知过去多长时间。毛泽东从屋里走出来,走到我身边我才发觉,忙把书往兜里揣,慌张问:“主席有事吗?”
    毛泽东摇摇头,把手伸出来:“看什么书呢?”
    “看、看……”我把书交给他。毛泽东看看书名;又翻几页看看内容,目光飞快地扫过字里行间,然后把书还给我,说:“这本书写得基本上真实。你们这一代啊,一定要超过我们这一代。”
    我说:“主席,您从小就很有抱负啊。”
    毛泽东说:“冰也应当有抱负么。你还要多看别的书,不要看写我的书。社会知识啊,自然知识啊,都要多看看。也不要光看我写的书。
    我说:“我喜欢看文学和历史韦,就是不喜欢数理化。
    毛泽东说:“光看书也是不行的,还要实践。以后你们要拿出三年时间来学工、学农,还要搞社会调查。过几天我要出去视察,你们跟着一块走,要留心搞调查。
    我们随毛泽东一路视察,进入河南省。那时,中央办公厅下放干部到荣阳工作团,我们警工局和机要室的人在一个分团。胡秀云就在这个分团里当工作员。
    那天,胡秀云正与同伴们在田野里弄土高炉。大炼钢铁。男人在炉子里钻进钻出,女人们在一旁打下手,满身满脸都是煤黑和矿灰。
    忽然,一列火车停在铁路线上。大家纳闷:又不是车站,火车怎么停了?
    只见车上走下一个人,仔细望,是叶子龙。大家便有些激动:准是毛主席看咱们来了。
    毛泽东没有来,叶子龙叫大家去郑州,中央领导同志要找大家谈话。大家心里有数:没错,肯定是毛主席要和工作队员们谈话。
    胡秀云说:“身上边么脏,也得洗洗,换件衣服呀?”
    叶子龙说:“不要紧,就这么去吧。
    十几名工作队员上了火车,来到郑州宾馆。等候片刻,又来汽车接大家到了停站的专列上。大家坐下不久,毛泽东。谭震林、廖鲁言等人带了许多秘书走进来。很巧,毛泽东就坐到了胡秀云身边。
    河南省委书记和工作团带队的同志汇报河南大跃进以及成立人民公社的情况。毛泽东似乎不放心,听汇报中总是问:有什么问题没有?问过七八遍,没任何人反映问题,都是说好。
    毛泽东听完汇报,转脸盯住胡秀云:“小胡,你说说,有什么问题没有?”
    胡秀云说:“反正我看妇女挺高兴的。原来围着锅台转,现在吃大食堂,解放了。”
    毛泽东笑着问:“你是不是吹牛呢?大锅菜炒出来就是不如小锅菜炒出来香么。”
    胡秀云愣住了。我理解她。那时全国一股风,毛泽东说的话要是其他什么人说出来,肯定会挨批,会戴一顶“右倾”帽儿。
    胡秀云大约受了什么鼓励,忽然冒出一句:“我就是纳闷,怎么晚上亩产四百斤,早晨就成一千斤了?有些干部一个跟一个吹。
    当时许多人脸色都变了,我也替胡秀云急。可是,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胡秀云倒是一百二十个不在乎。下河南之前。她拿着一本书经过菊香书屋,正好碰上毛泽东。毛泽东问:“你看什么呢?胡秀云说:“《矛盾论》。我喜欢哲学。”毛泽东说:,你还看?我自己还不满意呢。我还想再写写呢。”接着又说:“学理论不要忘记实践,最根本的一条还是实事求是,不然就是教条主义。”胡秀云大概以为她这是坚持实事求是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