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是中国。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不是取决于诗歌和口号,而是取决于其经济基础、文化传统及民族素质。换句话讲,不是毛泽东生来喜欢“独裁”、“专制”,而是历史选择了毛泽东,选择了共产党来领导中国革命。
毛泽东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一切”,他便同时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中。因为失去了制衡力量就等于失去了真正有力有效的监督,久而久之必然生出腐败和蜕变。华国锋还记得早在六十年代初毛泽东的一则批示:
“我也同意这种意见,官僚主义者阶级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这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领导是已经变成或正在变成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这些人是斗争对象、革命对象”。
毛泽东不能放弃党对革命的领导,他剩下的惟一选择就是发动群众,通过一次又一次运动来清洗这个党,以保证这个党的纯洁与活力。他生前没完没了地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就是他行动的哲学依据。
周惠默默吸烟,久久不作一声。
他对“文化大革命”持彻底否定的态度,但此时此地,显然不宜讲。何况,他并不否认毛泽东发动运动的最初动机的善良和美好;何况,作为党员,在中央重新评价“文化大革命”之前,他不宜马上与党的主席发生激烈争论,更何况,今天的谈话,主题决不是讨论文化革命之全部是非功过……
但是,他也不会违心地附和党主席不可改变的态度。他首先考虑的是,这次谈话可以谈到多深?
“老华,”周惠拧熄香烟,平静地望着昔日的战友、今日的领袖:“你看今天的谈话……咱们怎么谈?”
华国锋笑了,仍是那种温和朴实的微笑,漾着坦诚和善良。他知道周惠的所有想法代表着相当多数的一批干部和群众,他想知道真实的想法。他用软软的山西腔不紧不慢表态:天文地理,鸡毛蒜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周惠也笑了,是会意的笑,“那我就家常国事随便聊”
“随便聊。”华国锋轻轻颔首。
二
“抓‘四人帮’你功劳不小,全国人民都拥护。”周惠虽然生得精壮,肌厚肉重,但除非动怒,平时说话很少大嗓门,多是那种略带沙哑的苏北腔,不紧不慢,放录音的一般,“这个决心下得不容易。‘四人帮’经营十余年,身份又特殊,总是以代表主席的姿态出现……”
“她代表个甚?”华国锋有些激动,“主席早讲过,她是她,我是我,她谁也不能代表,她只代表她自己。江青这几个人坏得很,主席病重,她还打扑克,还笑,王洪文还钓鱼。他们迫害毛主席,干扰医疗小组治疗。江青坚持要给主席翻身,结果造成主席脸色发青,呼吸困难……”
“主席在,这四个人是抓不了的。”周惠淡淡一声,华国锋怔了怔,目光与周惠相遇,脸色微红,不再历数那几个人“迫害伟大领袖”的罪行。
谁都明白,逮捕“四人帮”,是出于对党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责任心。但是,无论处理“四人帮”的方式还是产生新领袖的方式,都带了过去两千多年的“传统色彩”。那么,出于同一种传统观念,继任者便难免有块心病。
叶剑英曾委婉道出“投鼠忌器”,曾考虑过是否将江青划出来,曾表示“不管谁当领袖,只要他搞马列主义”云云。但是“四人帮”不搞马列主义,不搞五湖四海,逮捕他们多少是出于无奈。华国锋作为直接接班人,又是真心忠诚于毛泽东及其思想,便更敏感历史留下的“尸骨未寒”之类评议,这是容易理解的。
周惠的考虑却不同,他认为“忠臣”并不是“忠君”,只能是忠诚于国家和民族。“四人帮”不是反对和迫害毛主席,而是否定准确、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体系,只坚持毛泽东的错误和歧见,并将其发展到极致。所以,“四人帮”实际已成了历史的反动,必须铲除。
但是,直言“四人帮”与毛泽东的各种内在联系,特别是毛泽东所犯严重错误的联系,势必会与华国锋发生没结果的争论。精明的周惠脑子一转,换了个说法:
“‘四人帮’野心很大,是要篡党夺权。主席去世,他们以为失去制约,野心更加膨胀,明摆着是要损党误国害民,非除不可。”周惠真诚地说:“老华啊,下这样的大决心,解决得这么顺利,不容易。有功于党和国家,有功于人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