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忽然止了声。嘴唇翕动几下,没能再讲什么。他发现老领导将身子侧向了沙发另一边,靠着扶手看电影,偶尔呷口茶,却绝不再朝他哪怕侧脸望一眼,就仿佛忘记身边还有个“喋喋不休”,喜欢骂娘的周惠。
周惠莫名所以地抓抓头皮,以为是破坏了老领导看内部片的轻松气氛,只好不再言声,老老实实地欣赏那些裸体半裸体的外国男女。这部电影,他只记住一个“光屁股烫死人”的镜头,其他什么也讲不出来。
第二天,周惠被人告知:“你昨天晚上胡骂什么?指示报纸批评‘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就是请你看电影的领导……”
“哎呀,我可真不知道啊,我可不是故意骂他啊……”周惠听了一惊,忽然明白了老领导为什么分手时阴着脸,一点送客的话和动作也没有。他抓住自己那虽然苍白却依然硬挺的头发,懊悔道:“这下子误会可闹大了!”但是,他也没去找老领导解释,更没想道歉。念及内蒙古的农民,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说不出解释或道歉的话。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散会后,周惠的脚步比往日轻快许多。今天邓小平的讲话使他精神振奋,讲话将解放思想提到“一个重大政治问题”的高度,并且阐明“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号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时,讲了周惠盼望已久的话: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邓小平用慎重的语气说,“当然,在西北、西南和其它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予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予有力的支持。边远穷地区,包产到户也可以搞,不是不可以搞。”
听到这里,周惠感觉心胸豁然一敞,上任后的全部努力似乎都有了报偿。他沿楼梯紧下几级阶,追上了胡乔木。
早在建国前,“南北二乔木”这两位共产党内的大才子便盛名扬海内。南乔木——乔冠华;北乔木——胡乔木,周惠都是认识的,特别是与胡乔木相熟已久。
“哎,乔木同志,”周惠招呼,“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是你起草,搞得怎么样”
“有什么事?”胡乔木不无警惕地望一眼周惠,知道这位老弟喜欢出格,最近更没少放炮。
“小平同志的发言很精彩,有句话应该写入纪要里去呀。”
“哪句话?”
“边远山区、贫困地区能不能写上包产到户……”
“不行不行。”胡乔木摇头,“你想得太简单”
“哎,小平同志都讲了……”
“在哪儿进?在中央会议上。要是写到文件上,就不光是边远穷地区了,那就要全国席卷”
“只要老百姓愿意,那就席卷嘛,有啥不好?”
胡乔木仍是摇头:“我告诉你,你们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不能写,这句话上文件,那就决堤”
周惠无奈地耸耸肩,兴致有些跌落。邓小平讲话后,他对内蒙古的农业生产已经有了信心和把握,但他已不满足于自己可以放手干,他希望能从此在全国形成一种“大气候”……
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不写这句话,会议文件总要有这句话吧?白纸黑字带回去,对全区干部解放思想会起多大的鼓舞作用!整理文件的秀才们也住京西宾馆,周惠成了那里的常客。
新华社负责人曾把整理出来的文件递给了周惠:“喂,你先看看吧。”
周惠抓过文件,朝床铺上一躺便迫不及待地翻阅,目光匆匆地扫过字里行间。从头到尾看两遍,一股火气按捺不住,将胳膊一抡,文件被扔在地板上。
“你们把最精彩的东西弄没了!”周惠从床上跳起身,他没有找到“包产到户”四个字,失望之情流于词色,“你们摇笔杆的不写,我们干事的用行动写!”
一
京西宾馆小礼堂里正在放电影。根据邓小平的指示,一批五六十年代的优秀影片同它们的创作人员一样陆续获得解放,首先在这里重上银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