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说到这里,作一个总括的手势:“成吉思汗讲的第三条,是说有机会见面时,你们一定要跟我说真话,有啥说啥,就像咱们一道出生人死打天下时候那样。人们如果看我脸色说话,我就该完蛋我完了,你们也就全完”周惠讲到这里,无限感慨道:“你们听听成吉思汗讲的这三条,他是‘只识弯弓射大雕’”
有幸倾听到这番话的干部,无不为之唏嘘喟叹:倘若将“大汗”将“我”改为共产党,这三条有许多内容至今适用
“你们去看看承德,在民族地区工作承德不能不看。”周惠在锡盟、在呼盟、在哲盟不厌其烦地讲,“清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不简单,格外重视蒙古族,而且尊重他们的文化。我们有些地方比他高明,有些地方还不如他们。我看乾隆皇帝的文章和书法,他是满族人,汉文化的造诣比我们汉族的秀才举人们都要高。你们在内蒙古工作,不会蒙文蒙语怎么能搞好工作?周恩来总理在青岛民族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到现在推不倒,可惜我们许多没有照着做。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大汉族主义,一会儿民族分裂主义,关键是要全心全意为兄弟民族服务……”
有人提醒周惠:对年轻干部不要提拔太快,三十多岁就进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不妥。
“同志,我三十多岁就担任过省委代理第一书记了,难道真是像九斤老太太讲的一代不如一代?”周惠语重心长地道,“我们要学齐威王识宝,不要学魏惠王不识宝,否则可真是要‘其无后乎!我无后乎’……”
周惠将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在庐山的讲话,又信手拈来两句。他讲话颇有些“乱石铺街”;乍看杂乱,实则有内在联系,整个是一体天成。
(周显王)十四年,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
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
车前后各十二乘者二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三曰:“寡人这所
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檩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酒上
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
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祭北门、赵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余。吾臣
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
哉!”
齐、魏二王关于“宝”的辩论,周惠是站在齐王一边,有趣的是,这场辩论后,齐魏两国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结果,齐威王以田忌、孙胜为“宝”,将以“径寸之珠”为“宝”的魏惠王打得全军覆没,将惠玉的儿子也俘虏走所以周惠信手拈来一句“其无后乎,我无后乎……”其含意又岂是几句话能讲完?
“这里有个观念问题。”周惠在北京同一些老同志聊天,‘有人以不举荐干部不提拔人来标榜自己无私心,不用私。其实这种人多数都是自私狭隘的人……”
周惠曾给不少人讲孔子“进贤为贤”的故事。
一天,子贡问孔子:“现在的巨子谁最贤者?”孔子答:“还没发现。要说过去,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子贡不解:“现在齐国的管仲,郑国的子产不算贤者”孔子说:“什么叫贤?是进贤为贤呢,还是出力为贤?”子贡说:“当然进贤者为贤。”孔子说:“是啊,鲍步举荐了管仲,子皮推荐了子产,所以是贤者。至于管仲和子产,他们只是自己出力,并没听说他们推荐举拔过什么贤者,怎么能说管仲和子产是贤者”
周惠为官,所举拔的干部,省部级以上有几十人,政绩。官声都很好。局、处级干部则更多,可说是一直注意“进贤”。
四
红墙外的玉兰花已然盛开。此花清馨,近花三米便可领略“袭人”的意境。
周惠沿了中海散步。正是夕阳西下,余晖缥缈;略一放眼,前人之诗便跳出海面:
翡翠层楼浮树抄,芙蓉小殿出波心。
中海辟于金元,南海创于明初,清代与北海连为“三海”,统称“西海子”,列为禁范,园内湖光山色,殿阁楼台,老树嫩芽,春气弥漫。踱步湖畔,别是一番享受,特别对于周惠这样的老干部,在此可以寻觅过去的足迹,找回久远的声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