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武汉的例子很典型。
一九六七年一月,张春桥、姚文元在上海掀起夺权风潮,被称为“一月风暴”。
“这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这是一场大革命。”毛泽东满意地给予支持,用他那高亢的声音说:“上海革命力量起来,全国都有希望。它不能不影响整个华东,影响全国各省市。”
同上海的“秀才”不同的是,毛泽东深知“关键时刻的政治,靠军事实力说话,”所以,夺权风暴一起,他便及时召来。那些手握重兵的各路“诸侯”进京参加军委碰头会,并在一月二十三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名义发出《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群众的决定》。
实事求是讲,各路“诸侯”无不想跟毛泽东“继续革命”,但命运注定他们是无法跟上因为毛泽东本人在思想和理论上就已陷入不可解脱的矛盾困境中。
他一贯讲:“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他又讲:“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那么——
军队是该维护党的领导还是该支持“踢开党委闹革命”?
他一贯讲:“相信和依靠干部的大多数。”他又讲:“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据我观察,不讲全体,也不讲绝大多数,恐怕是相当大的一个多数的工厂里头,领导权不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在工人群众手里”。那么——
军队是该帮助迅速解放一大批干部还是该支持造反的人们去“把那里的领导权夺回到无产阶级革命派手中,t?、
他一贯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他又把群众分为左、中。右三派,说:“问题不是介入不介入的问题,而是站在哪一边的问题,是支持革命派还是支持保守派甚至右派的问题。”那么——
军队不知是该支持“群众”还是支持“派”?
他一贯要求军队“宣传教育群众”,他又说“让群众在运动中自己教育自己”。那么——
军队不知是该“加强纪律性”还是该给无政府主义一席之地?
导师和统帅在思想理论上出现这种混乱和矛盾,源于他对自己亲自缔造领导的党和国家的不满,对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而产生的失望,源于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源于共产主义运动所处困境。他急于找到一条出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向前发展,赋予其新的生命和活力。
多少年后,当邓小平探索出这样一条“改革开放”之路时,我们可以从比较中看出毛泽东当年的探索是失败可是,谁能否认他的初衷?
中南海,118室。这个编号是毛泽东起居办公之处。
杨成武隔茶几坐于毛泽东身旁。茶几上有两个茶杯,一盒“熊猫”烟。
“军委碰头会怎么样”像每次见面一样,由毛泽东首先问话。
“大家都拥护毛主席和主席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都拥护?”毛泽东微笑摇头,“我看有人就不拥护。”
“美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不拥护。”
“你太天真”毛泽东继续摇头,“外国有人不拥护,中国也有人不拥护。北京就有。”
“军队的老同志都是跟你干革命的,都拥护。都希望继续革命,再立新功。”
“嗯,”毛泽东这一次首肯“我们的文化大革命,一年开张,二年见眉目,三年结束。主要的就是反对官僚主义。”毛泽东强调地点点头,“反对官僚主义、讲群众路线、民主作风、集体领导。所以呢,要再来一次延安整风。”
杨成武肃静聆听。他知道,此刻无须他多言。人都需要诉说,毛泽东也不例外。
“现在我们的队伍分散全国各地。不像过去延安时集中。延安由上到下整风,很好。现在由上到下困难。我们搞了社教,由上到下不解决问题,所以要开展一次由下而上的整风运动,就是由我亲自领导和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吮吮下唇,吸一口烟,“延安整风搞了二三年,这次是一年开张,二年见眉目,三年结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