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困与微行(66)

2025-10-10 评论

    于是,两个“过来人’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中,仿佛又看到了苍苍茫茫的扬子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那座黑郁郁的大山漠然做岸,任凭云遮雾锁,自信是一个千古不语的存在……
    一个巨人的声音回荡于长江、大湖、匡庐间: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丽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中南海一角的西花厅,那棵枝叶繁茂的海棠树被烈日映得发光;偶尔吹来一阵风,树叶闪烁得像无数面小镜子。
    周恩来摇动一把折扇,在办公室里踱步,一边对他的秘书们说:“主席对我讲,走,到武汉去,保陈再道去!”
    他停停步,目光逐一扫过秘书们的面孔,点点头,表示强调,然后将折扇用力摇两下,抬高声音:“近二十多天,武汉没有发生什么事,两派之间的武斗已经停止,武斗器械也陆续上交。这说明什么?说明陈再道和钟汉华可以控制武汉局势。解决武汉问题,依靠力量还是武汉军区……”
    一位秘书手捂那部保密电话的话筒,小声报告:“总理,陈再道接通”
    周恩来点点头,快速向电话机奔去……
    一“武老谭”
    “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
    作为一方“诸侯”的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焦急等待北京的消息。他曾这样回忆那个苦热的夏天:
    没有一丝风,一丝凉意,昼夜温差很少变化;热气笼罩着武汉的每个
    角落。我走在树木遮掩的路上,就像走进了蒸笼里,立刻感到有些喘不过
    气来。
    我无心观赏院内的景色,只觉得由树木汇成的绿色上面,又蒙上了一
    层苍白的颜色。路边,桂树的叶子曲卷着,樟树的叶子曲卷着,竹子的叶
    子曲卷着,杂草的叶子也曲卷着,仿佛这些草木的生命,也在经历着一场
    严重的考验。①
    ①《人物》1989年4期27页。
    不善言语的陈再道,就这么一切都是“曲卷着”度日。
    终于听到了北京的消息,听到了周恩来的声音:
    “陈再道同志,我是周恩来……我正要谈这件事。你们和各派群众组织的代表,可以不到北京来我们要到武汉去,在武汉解决问题……主席可能要到武汉游泳,你们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陈再道松口气:“这下好了,主席来武汉,可以当面向他说明问题了……”
    可是,马上又“有些喘不过气来”。两次到北京都没讲清,越搞越糟,这次在武汉就能讲清
    “在中国,尤其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不懂得军事,你那个政治怎么个搞法?政治,特别是关键时刻的政治,往往靠军事实力来说话……”
    被称为“毛泽东身边最后一名护士”的盘锦云,在九十年代初向笔者回忆了那位杰出政治家的侃侃大论:
    《通鉴》里写战争,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满了辩证法。
    例子多得很响。它要帮助统治阶级统治,靠什么?靠文化?靠做诗写文章
    去统治?古人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看古人是说少光靠秀才,
    三十年,三百年也不行噢……
    因为秀才有个通病:一是说得多,做得少。向来是君子动口不动手;
    二是秀才谁也看不起谁,文人相轻嘛。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书坑儒。
    以为烧了书,杀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劳永逸。可以二世、三世地
    传下去,天下永远姓秦。结果结果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
    读书”。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
    也许正是《资治通鉴》这部大书所揭示的深层道理,“文化革命”终于无可避免地被“武化”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权延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