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我说时代不同了、应该理性看特待历史之类的屁话,我对日本是绝对没有好感的。
1996年,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我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为青年,毕业后,我发觉我已经被这所所谓的名校给废了,我变得愤青、偏执、世利和庸俗。
其实我很早以前对武大的樱花并不是这样的恨,甚至还有些喜欢。最初,校方的SB们因为来看游客的游客过多不好管理,而想出一个用高压水枪将樱花打落的损招。我曾为此为这些樱花愤愤不平。我对这艳俗的花是从个人的家耻上升国恨的层面上来的,1996年的时候,我在学校组织的樱花诗会上认识了花蕾。花蕾是外语系的,却有着比中文系学生更浪漫的诗情。我那日作诗曰:
《樱花树下的妖精女士》
蝴蝶停止了吵闹
樱花树挂满了青涩的果
最后那一场大雾淋湿了狗尾巴花
噢,亲爱的妖精女士
他们说
男生宿舍边的狗尾巴花喜欢听
你唱的歌
噢,亲爱的妖精女士
今夜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靠着樱花树
听我唱
你我熟悉的
《月亮代表我的心》
听我的歌
飞进樱花树林
飞越珞珈山
飞向那一轮圆月
大家可以看到,那时我是多么的纯情,写的诗有多么的美,就是这首诗让花蕾对我产生了爱慕之情——我们有时也喜欢把这句词简称为“爱情”,事实证明,这样的简称不科学的。好比我们学新闻的,总是把新闻的五个要素称为“五个W”,这样的简称其实也是不科学的。关于樱花的诗,我临近毕业的时候又写过一篇,如下:
《回忆是孤独的表现》
我那时候很喜欢粉红
因此她经常出现在我的回忆中
每当我扯开内衣,你却总是说:
我有些冷。
于是,你粉红的内衣
专门出现在被我遗忘
却被又我记着的回忆里
毕业前的一个夏天,我穿着一件短裤在
三楼的宿舍吃泡面,窗外是很多很多的樱花树
叶子稀稀拉拉
有人说:今天是情人节啊
牛郎与织女今晚要偷情了
我把头伸出窗外
并没有意识到有一天我会如此怀念
粉红的内衣
吃泡面
或者樱花树
大家可以看到,此时的我已经没落沉沦了,写的诗格调再也不可能高雅了。而这一切跟这该死的樱花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此时的花蕾已经跟着一个日本鬼子跑了。那个鬼子据说是到中国来留学的家伙,其实是打定注意骗我们中国女人来了。1996年我因为樱花诗会认识了花蕾,然而1998年在校方组织的什么中日友好樱花节上,担任翻译的花蕾跟着一个小日本鬼子好上了。以前日本鬼子操我们的女人用的枪炮刺刀,而现在则用樱花就可以搞定。鬼子对花蕾说:花小姐,你想去我的家乡看樱花吗?我的家乡的樱花比这儿的正宗得多。然后,花蕾就愉快地接受了他的邀请,并很快就随鬼子赴日去了。
毕业后,我进入武汉本地媒体成为了一名小记者,但是关于武汉大学的樱花争论也再次浮出水面,有一次我的一个新闻系师兄徐亮竟然这样说:“樱花有什么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樱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好看,我们就能去欣赏。更何况,我们国家也是樱花原产地之一,而且现在我们看到的樱花已经不是当年侵略的残留物,而是中日友好的见证。”把我气得要死,当场酒桌上就差点打起来
更气人的是,他还发表了一篇我们一位老师的文章,这老师在文章中说草木无辜,樱花多情,还说在文章中吹虚自己在日本求学时的一些不知真假的经历来证明“日本人民伟大的友谊”。开口闭口谈历史,谈着眼未来,谈武大樱花的经济效益,把日本、自己、武汉大学的领导们逐一拍了一遍,就这样一篇狗屎般臭不可闻的文章,竟然在副刊发表了。据说报社还要给他开专栏,我们的教授和报纸还有什么希望?
二
我所在的报纸叫《江城快报》(注:武汉并无此份报纸,一切皆为小说故。)在整个九十年代末期,武汉的报刊市场竞争越来越烈,最先搞自主发行的《楚天都市报》一骑绝尘,专以发布市民爱看的小道消息很快号称发行超过50万份、100万份,成为武汉乃至整个中国的报刊业的一个奇迹,若单以发行量计,当得上一流大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闹市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