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散文集(212)

2025-10-10 评论

    败,——然而我胜利了。
    (《彷徨》一六四页)愿意他活几天的,是什么人,爱人呢,还是什么亲人我们可以不管,总之这不是中心问题。总之,他因此改变了,他以毁灭自己来"复仇"了。他做了杜师长的顾问。他这环境的突然改变,性格的突然改变,剥露了许多人的丑相。他胜利了!然而他也照他预定地毁灭了自己。这里有一段写出他的“报复"来:
    “你可知道魏大人自从交运之后,人就和先前两样
    了,脸也抬高起来,气昂昂的。对人也不再先前那么迂。
    你知道,他先前不是像一个哑子,见我是叫老太太的么?
    后来就叫老家伙。唉唉,真是有趣。人送他仙居术,
    他自己是不吃的,就摔在院子里——就是这地方,——
    叫道:老家伙,你吃去罢。"……
    “可是魏大人的脾气也太古怪",她忽然低声说:“他
    就不肯积蓄一点,水似的化钱。……他就冤里冤枉胡里
    糊涂地化掉了。譬如买东西,今天买进,明天又卖出、弄
    破,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彷徨》一七二——四页)作者在篇末很明白地告诉我们:
    隐约是长嗥,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
    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彷徨》一七六页)
    六
    上述《幸福的家庭》等四篇,以我看来,是《彷徨》中间风格独异的四篇。说他们独异,因为不是"老中国的儿女"的灰色人生的写照。
    鲁迅的小说对于我的印象,拉杂地写下来,就是如此。我当然不是文艺批评家,所以"批评"我是不在行的,我只顾写我的印象感想,惭愧的是太会抄书,未免见笑于大雅,并且我自以为感想者,当然也是"舐评论骨"而已。
    然而不敢谬托知己,或借为广告,却是我敢自信的。完了。

    用历史事实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自"五四"以来,已有了新的发展。鲁迅先生是这一方面的伟大的开拓者和成功者。他的《故事新编》,在形式上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变化,给我们树立了可贵的楷式;但尤其重要的,是内容的深刻,——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先生以他特有的锐利的观察,战斗的热情,和创作的艺术,非但"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而且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成为一而二,二而一。
    鲁迅先生这手法,曾引起了不少人的研究和学习,然而我们勉强能学到的,也还只有他的用现代眼光去解释古事这一面,而他的更深一层的用心,——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之所应憎恨与应爱,乃至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则我们虽能理会,能吟味,却未能学而几及。
    但历史题材的作品,近年来也颇多了。大部分是鉤嵇史实,各就所见而加以新的解释;一方面即要谨守"字字有来历"的信条,而另一方面则又思不为古事所拘,驰骋起想象,吹进些现代的气息。这,可以说是继承着《故事新编》的“鲁迅主义"而又意识地要加以"修正"的;这或者也可以尝试,可是就现代所见的成绩而言,终未免进退失据,于“古"既不尽信,于"今"亦失其攻刺之的。
    (节录自《〈玄武门之变〉序》)

    抑住了哀痛,打起精神来奋斗下去,此时凡敬爱鲁迅先生而且痛感到这损失之巨大的人们,都严肃地在想着:如何永久纪念他。
    这是立即可以想到许多办法的,——纪念文学奖金,纪念馆,研究院,学会,翻译他的著作广布于全世界;这一切,都是必要,这一切即使不能同时一一办到,只要中国民族尚有解放之一日,终必能大规模地办到,而且终必有更伟大更多样的永久纪念他的办法:我想象到不远的将来,"新中国"的大都市里将耸立着巍峨的"鲁迅文学院",想象到在将来的新中国,大陆新村一弄(如果还在)将收为公有,而在这四周将建筑起庄严的纪念馆,我也想象到绍兴将得一个新名“鲁迅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