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最大的弊病却在失却了阶级斗争的高贵的意义。有许多富于刺激性的诗歌和小说,往往把资本家或资产阶级知识者描写成天生的坏人,残忍,不忠实。这是不对的。因为阶级斗争的利刃所指向的,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而是资产阶级所造成的社会制度;不是对于个人品性的问题,而是他在阶级的地位的问题。无产阶级所要努力铲除的,是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及其相关连的并且出死力拥护的集体。一个资本家也许竟是个品性高贵的好人,但他既为他一阶级的代表并且他的行动和思想是被他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则无产阶级为了反对资产阶级的缘故,不能不反对这个代表人。故即在争斗的时候,无产阶级的战士并不把这个资本家当作自己个人的仇敌,而把他看作历史锻成的铁链上的一个盲目的铁圈子。
赞成无产阶级艺术须沉浸于刺激与鼓动的人们,又常把“提高革命精神”、“激发勇AE”等等话头,来作辩护。自然我们也承认亢热的革命精神与勇敢无畏的气概,是需要的,是可宝贵的。但是由于历史的信念与刚毅的意志而发生的革命精神与作战的勇气,方是可宝贵的,可靠的;如果象打吗啡针似的去刺激出来的,或是用了玫瑰色的镜子去鼓舞出来的,那就是靠不住的,假的。无产阶级的战争精神是从认识了自己的历史的使命而生长的,是受了艰苦的现实的压迫而迸发的,不是为了一时刺激与鼓动,所以能够打死仗,只有进,没有退!
(五)
讲到无产阶级艺术的形式,我们先须有一个“形式与内容必相和谐”的目的来作努力的方针。
有人以为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并无必须谐合的必要与可能;有人以为只要注意内容,形式可以随随便便——那就是说,艺术家只须注意他所作的艺术品的内容,形式则随手拈来,无往而不可。由前之说,是把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看作没有必然的关系,而尚非否认艺术品之形式的重要;由后之说,简直是根本否认历来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理论。无产阶级艺术既是一种崭新的革命的艺术,普通的见解以为无产阶级艺术论一定是推翻以前的形式与内容对立统一的理论:此所谓“力反前人之所为”。然而此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须知无产阶级的思想并不是一味的反对旧物,并不是盲目的破坏。在艺术上的内容与形式一问题,无产阶级作家应该承认形式与内容须得谐合;形式与内容是一件东西的两面,不可分离的。
无产阶级艺术的完成,有待于内容之充实,亦有待于形式之创造。
但因艺术的形式,自来是在“机体进化”的法则的支配之下,所以比较的不能象内容一样突然翻新;虽然文艺史上尽有突然翻新的例子,然而究竟是变态的病象,而非健全的进化。形式是技巧堆累的结果,是过去无数大天才心血的结晶,在后人看来,实是一份宝贵的遗产;虽然普通有“新思想必须有新形式为体附”之说,但是无理由的不肯利用前人的遗产,而想硬生生的凭赤手空拳去干创造,也是一般论者所不赞成的。所以在近代文艺史上,我们可以看见,除了几个带著立异炫奇的心理的新派如未来派立体派而外,余者都是抱了“先去利用已有的遗产,不足则加以新创”的态度的。
无产阶级的艺术家对于形式问题,也抱的这种态度。老实说,无产阶级首先须从他的前辈学习形式的技术。这是无产阶级应有的权利,也是对于前辈大天才的心血结晶所应表示的相当的敬意,并不辱没了革命的无产阶级艺术家的身份!
但是这里有一条歧路须得我们来谨防。
这条歧路便是一方虽则承认前人的遗产应该利用,而他方又本着左倾的幼稚病的指向,误以为凡去自己时代愈远者即愈陈旧朽腐,不合于自己的用途,反之,离自己时代愈近者即愈新鲜,较和自己的思想接近,因而误认最近代的新派艺术的形式便是最合于被采用的遗产。
譬如未来派意象派表现派等等,都是旧社会——传统的社会内所生的最新派;他们有极新的形式,也有鲜明的破坏旧制度的思想,当然是容易被认作无产阶级作家所应留用的遗产了。但是我们要认明这些新派根本上只是传统社会将衰落时所发生的一种病象,不配视作健全的结晶,因而亦不能作为无产阶级艺术上的遗产。如果无产阶级作家误以此等新派为可宝贵的遗产,那便是误入歧途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