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无论墨尼埃是怎样了解劳动者的生活,他的作品的根本精神总不是集体主义的。
故依上述三项而观,无产阶级的艺术意识须是纯粹自己的,不能渗有外来的杂质;无产阶级艺术至少须是:(1)没有农民所有的家族主义与宗教思想;(2)没有兵士所有的憎恨资产阶级个人的心理;(3)没有知识阶级所有的个人自由主义。
(四)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无产阶级艺术的内容。
一个年龄幼稚而处境艰难的阶级之初生的艺术,当然不免有内容浅狭的毛病。而所以不免于浅狭之故,因缺乏经验,二因供给题材的范围太小。这种情形,只看现代俄国无产阶级作家的小说和戏曲便可了然。我们就上文(本文第一节)所举示的小说和戏曲而言,总觉得他们的题材只偏于一方面—-劳动者生活及农民憎恨反革命的军队,实在很单调;因而引起许多人误会,以为无产阶级艺术的题材只限于劳动者生活,甚至有“无产阶级文艺即劳动文艺”之语:这是极错误的观念。我们要知道现今无产阶级艺术内容之起于一方面,乃是初期的不得已,并非以此自限;无产阶级艺术之必将如过去的艺术以全社会及全自然界的现象为汲取题材之泉源,实在是理之固然,不容怀疑的。
所以,如何充实或增丰内容,便是无产阶级艺术批评论所应首先注意的事。我们自然不能代作家去找题材,并且也不能搜集了许多我们所认为适当的题材专候作家来采取,但是我们可以随时提出这个问题,促起作家的注意;可以随时指出内容单调的毛病,促作家扩大他们的寻觅题材的范围;我们并且应该注意每个例外(即于劳动者生活之外觅得了题材)的企图,而详加研究;如果这新企图是失败的,我们应搜求其失败之故,如果是成功的——即使是极小的成功,我们便应指明其成功之可能性究何在,并且要研究它的可能的最大限度。只要有机会,我们还应该把无产阶级艺术与旧艺术之同一目的者(这就是说他们想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的),加以比较,从而指出虽然他们的题材似一,目的相同,但是因为观点不同,解决方法不同,故一则成为无产阶级艺术,而一则只是旧艺术:这便是间接的指导无产阶级作家如何去大胆的扩大他们采取题材的范围,而又不至误成了旧艺术。例如对于家庭问题的解决,人心中善念与恶念之交战,等等,都是旧艺术中常见的,而新艺术中亦不乏其例,我们便可加以比较的研究,以显示无产阶级艺术所大异于旧艺术者安在。
作者缺乏经验,除劳动者生活外便没有题材,这果然是无产阶级艺术现今内容浅狭的缘故了,但是无产阶级作者观念的褊狭——即对于经验的材料所取的态度之褊狭,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此等褊狭态度之显而易见者,即是作者每喜取阶级斗争中的流血的经验做题材,把艺术的内容限制在无产阶级“作战”这一方面。此事原不足怪。一个方始打断了镣链而解放了自己的阶级,怎能忘记“作战”呢?一个尚受四周敌人的恐吓而时时需要自卫的阶级,又怎能不把“作战”视为全心灵的主体呢?所以此时的无产阶级作家把本阶级作战的勇敢视为描写的唯一对象,正是自然的事,或者竟是无产阶级艺术初期必然的现象。可是以后,这个观点一定嫌太狭小;无产阶级作家一定要抛弃了这个狭小的观念,而后无产阶级艺术的内容乃得丰富充实。
无产阶级必须力战而后能达到他们的理想,但这理想并不是破坏,却是建设——要建设全新的人类生活。这新生活不但是“全”新的,并且要是无量的复杂,异常的和谐。象这样的理想大概不是单纯的作战的勇敢所可达到的。社会主义的建设的理论是必要的。无产阶级艺术也应当向此方面努力,以助成无产阶级达到终级的理想。
因为观念的褊狭和经验的缺乏,而弄成无产阶级艺术内容的浅狭,既如上述;我们还应该知道现今无产阶级艺术的内容除浅狭而外,还有一点毛病:就是误以刺激和煽动作为艺术的全目的。
我们可说现今所有的无产阶级的诗歌和小说总有十分之九是激励阶级斗争的精神,欢呼阶级斗争的胜利的。这原是现时应有的现象,并且在或一意义上,此种刺激和鼓励也是需要的。不过决不能永久这样。刺激和鼓动只是艺术所有目的之一,不是全体;我们不可把部分误认作全体。在作者和读者两方,自然觉得富有刺激煽动性的作品方能快意;但是我们也不可不知过分的刺激常能麻痹读者的同情心,并且能够损害作品艺术上的美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茅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