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夏将军淡淡道:“也不劳你来费心了。奥斯曼的使者被害,自然由我们奥斯曼自己解决。三日以后大军入城的时候,搜遍全城,挨家挨户抄捡,岂不更省事么?”卢修马库慌忙道:“苏丹陛下有和睦之意,我家大公也有修好之心,将军何必如此着急呢?”帕夏将军哈哈大笑,突然间笑声一敛,声如雷霆:“你若没见过陛下的亲笔书信,又怎知陛下有和睦之意!!”卢修马库一下子被噎住了,他本欲撒谎欺瞒,谁知越圆越乱,被这将军一下子抓住了破绽,登时汗如雨下。
帕夏将军冷冷道:“陛下的亲笔书信是使者随身不离的,你既然见过书信,想来也见过使者了?”卢修马库道:“不,不曾,啊,不,确实见过,只是……”他情急之下,语无伦次。帕夏将军又道:“但凡我奥斯曼使者,都是苏丹陛下在玉座前亲封的,见使者如见陛下。你们摩尔多瓦居然敢谋杀使者,等同于谋刺苏丹陛下。依照我奥斯曼的律法,苏恰瓦的男子都要斩首,女子与小孩都要切下一只右耳,卖作奴隶。”卢修马库慌了手脚:“这…这怎能行…”帕夏将军口气忽然一缓:“此事我意已决,再无更改。不过你一向尽心竭力示好我军,苏丹陛下也不是忘恩负义之辈。这一次攻打苏恰瓦,你若肯作内应,全族可赦。若是苏丹陛下高兴,甚至封你作苏恰瓦的城主,也未可知哩。”
帐内忽然安静起来,卢修马库固然是汗流浃背,就是外面偷听的两人也是心惊匪浅。他们没料到奥斯曼土耳其竟如此残酷,竟要杀尽苏恰瓦的男子。赛戈莱纳心想那三个使者都是我杀的,倒给摩尔多瓦惹出这么大乱子,等一下拼了性命我也要杀掉那将军,也算少许弥补罪衍罢。他脑海里忽地闪出尤利妮娅的笑靥,更为坚定。
沉默半晌,卢修马库终于开口,声音依旧凄凉,却没了刚才的惶惑胆怯:“小老自幼侍奉摩尔多瓦大公,如今已近五十年。小老一向以为,与奥斯曼土耳其修好,是敝国图存之道;那些年轻人只知打杀,孰不知与其螳臂挡车,不若顺时而依,早早称臣,可保一国军民平安。是以小老甘受国贼骂名,不惜卑躬屈膝,也要哄得贵国高兴,免动刀兵。”帕夏将军道:“如此甚好,以后你可专心侍奉苏丹陛下,再不会有这种委屈了。”卢修马库长笑道:“小老虽然怯懦,终究是摩尔多瓦之民,生于斯,长于斯。纳贡称臣是一回事,如今将军要屠灭苏恰瓦,却是另外一回事了。”他声音陡然转高:“倘若将军不收回成命,只好先把小老杀死!”
这一声厉叫,出乎所有人意料。帕夏将军固然一怔,连赛戈莱纳与齐奥都是惊耳骇木,几乎不敢相信那谄媚狡诈的卢修马库,于大节处却站的这般坚定,委实让人大吃一惊。
帐内传来“唰”地拔刀之声,随即有脚步声临近。帕夏将军道:“既然如此,我便成全了执事拳拳爱国之心罢。”卢修马库道:“我实在不忍见故城屠戮,将军等下请把尸首头冲黑海之滨,免得见到祸事,催我肝肠。”帕夏将军赞道:“好个忠臣,就依你说的便是。”起手便要砍。
卢修马库闭眼仰脖,只待就戮。就在此时,突然嘶啦、嘶啦两声幕布撕裂之声,两条人影电光火石间冲入大帐,一剑一杖,直直刺向帕夏将军心窝。
注释:
①本章回目典出《诗经·国风·邶风》,原句为:“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此处意指苏恰瓦城有马洛德阴谋在先,奥斯曼军张扬于后,如风雨未歇,沙暴旋踵而至。
②《卡尔米那·布拉卡》系十四世纪流传于欧罗巴的抒情诗歌集,作者无稽可考,其中多有赞颂爱情、吟诵命运之句,提倡放任情感,纵情于声色之间,因其诗句感情丰沛,婉转优美,多为贵胄、骑士及平民商贾所喜,惟卫道士深恨之。
却说赛戈莱纳与齐奥眼见卢修马库行将被杀,不及多想,自马后包裹掣出武器,撕开帐布冲帕夏将军刺去。帕夏将军久经沙场,此时猝然遇袭,虽慌不乱,把手中宽背马刀一抡,挡开齐奥剑势,身子朝旁边滚去。
只是他纵然反应迅捷,大腿还是中了赛戈莱纳一杖,一时痛至骨髓。赛戈莱纳双拳负伤,又使不惯剑,就把卡瓦纳修士的栗木杖带在身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马伯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