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2(122)

2025-10-10 评论

    “是谁的呢?”
    “反正不是你的。”
    “你还是处女吗?”
    “你管得太多了。”林容容说,“你应该管管你的密码。教授,大家把命都搭上了,都希望你早日破开特四号线密码,把汪贼的行踪找到,你却……在想这些事,教授,你不应该这样。”
    “我是人,男人,一个健康的男人,不是囚犯。”海塞斯激动地说,“你们把我关在这里,门不能出,戏不能看,女人不能碰,你们以为这样就可以破译密码吗?”
    “又不是你一个人这样,大家都不是一样嘛。”
    “所以,我看你们都疯了,怎么能这样工作呢?”
    说一千道一万都没用,林容容坚决不让他碰,求情不行,威逼不行,摸一下手也不行。最后,林容容像个小偷,带着个烟灰缸趁机溜走,而且以后再也不单独进他的办公室,那只烟灰缸也就一直没有机会物归原主,后来她把它送给了陈家鹄。
    林容容说的特四号线是怎么回事?以前没听说过啊。
    是这样的,特四号线是汪贼逃到河内后与相井建立的联络电台,上线自然是汪贼,下线就是相井。汪贼出逃重庆是瞒着相井的,逃到河内后他急于要通知相井,到河内的当天即借用特三号线的频率与相井联络。特三号线这边侦听处一直有人守着,所以它一出来就被发现了。
    其实也就出来这么一次,前后不过半个小时,发了一份电报,如果当班的人马虎一点,经验差一些,很容易疏忽掉的。这天值班的正好是蒋微,耳朵灵得很,而且经验丰富,刚呼叫几下便被她发现是一台新机器——不同的机器电波声有区别的。
    在老频率上出现新的机器型号,而且发了一份报后再也不出现,蒋微觉得很蹊跷,引起她深思。如果说从此老机器没了,新机器一直在那儿,说明对方换机器了,可以理解的。但现在老机器当天又出现了,而新机器却一去不返,它像个妓女,来跟三号线会了一下就拜拜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蒋微想,可能是部新电台,想跟三号线下线联络,因不知怎么通告它,便借用三号线的平台通告它,那份电报可能就是在对它说:我要跟你联络,去哪里吧。换言之,它不是妓女,它是“第三者”,这会儿它们可能在某个秘处幽会呢。随后几天,蒋微组织大伙寻找这部可能的新电台,一天晚上果然在—个新频率上找到它。这其实不难找的,因为双方的声音都是现存的,好像拿着照片去人堆里找人,找到是正常的,找不到才不正常呢,只能说明你太不专业,也不敬业。
    海塞斯命名这条新线为特四号线。由于它出现的特定的时间、联络方式、机器型号,蒋微怀疑这是汪贼带出去的电台。为此,她写了一份专题报告,引起陆所长的高度重视。在密电破不开的情况下,如何来证实这是不是汪贼的电台?有一个办法就是:辨别报务员发报的手法。汪贼出逃后,汪府和二号院陆续消失了一批人,其中有一个姓裘的杭州姑娘,以前在二号院通讯处工作。陆从骏把她以前的三个同事找来一起辨听特四号线上线报务员发报的手法,他们三人听过后一致认定,这就是“裘姑娘”的手法。
    至此,可以毫不怀疑这就是汪贼身边的电台。
    再说,自汪贼在河内公告“艳电”后,陆从骏知道,三号院已经陆续派出去三批特工去找他,目的是要抓他回重庆接受审判(要么就地干掉他)。但河内这么大,没有线索怎么找?现在电台找到了,离找到他们也就只剩一步之遥。就是说,找到电台是个非常重要的线索,蒋微在当中功不可没,令陆所长对她更是青睐。杨处长牺牲后,陆从骏就曾想让她出任侦听处处长,可她太年轻,才二十四岁,委以如此重任,怕惹人质疑和非议才作罢。现在,人家立了大功,便趁热打铁下了命令。
    话说回来,最后的“遥远一步”只有靠海塞斯去走。
    陆从骏为什么斗胆搏命地要把海塞斯留下来,原因就在此:他不想在抓捕汪贼的历史大战中袖手旁观,他想有大作为,关键时候露一手。应该说,他的条件很好,电台找到了,而且电报流量相当大,更是滋长了他的信心。汪贼出逃匆忙仓促,在重庆有诸多事情未了,因而对相井有太多的话要说,经常一天发好几封电报,让海塞斯暗自窃喜,觉得这是非常有利的条件。言多必失,事多必乱。破译电报,最怕“金口难开”,对着一面墙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电报多了,容易露出破绽,发现一个破口子,钻进去,就有可能升人天堂。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