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变得模事,相当善解人意——尤其善解女人之意。甚至,会寻找机会表现自己的聪明和勇敢,以图得到她的夸奖……
少女在她所暗恋的男人面前,每每反少年之道而行之。她每每首先反对那男人的某项决定,每每首先反驳他的某些观点。她假装出很善于独立思考的样子。不是为了别的,仅仅是为了与他展开辩论。他越认真,她心里越暗自得意。其得意中有愉快。所以,被暗恋着的男人又每每浑然不觉。“友邦惊诧”——这少女可是怎么了?为什么处处专和自己做对?……
大多数少年却不是这样的。他在他所亲爱的女人面前,每每表现得拘谨又腼腆。当然,他也是愉快的。但他的意识中似乎总有一种声音悄悄告诉他——这愉快是不妥的,是应该感到羞耻的。所以他往往企图掩饰他的愉快。他惟恐这种愉快不经意间从心底泄露。
他认为那是他的一个不光彩的大秘密。于是他羞涩了。甚面栖煌,甚而不知所措。他的懂事,他的善解人意,他的聪明和勇敢,都往往是在以上那么一种心理状态下证明给某一个女人看的……
而这恰恰是少年纯洁的一面。
少女心里首先形成的是爱的热忱,其次才是自尊。少女是在爱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积累了自尊的经验的……
少年心里首先生长起来的是自尊,其次才形成爱的意识。他是在树立自尊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积累了爱的经验的……
少女希望她所暗恋的男人忽略她才是少女这一事实,以看待一个女人那一种眼光看待她……
少年则往往想象他所倾慕和亲爱的女性,某一日忽而变成了少女,甚至变成了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女。那么,他在她面前,不是再也不必感到拘谨和羞涩了吗?他反过来负起呵护她的责任,不是成了自然而然又理所当然的事了吗?
一个少年倘居然不曾在任何女人面前害羞过,那么他长大了对于女性将可能是危险的男人。并且,因为一个男人少年时连这一种本能的羞涩都不曾产生过的话,那么他以后也许对许多真的应该引以为羞引以为耻的事不觉羞耻。
请观察生活,必有足够的根据证明——某些小人、无耻之徒,不择手段以达到目的之男人,追溯他们的从前,几乎无一不是以上那一种少年。
可怕的是,这样的男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沥多了起来,而且正被另外一些类似的男人视为能人……
于是问题产生了——我们的下一代在由儿童而为少年时,对于吸引他们的女性,是否仍会保持着一份本能的羞涩?亦或丧失甚至彻底地丧失?我们因其显明的丧失值得高兴还是值得忧虑——我困惑……
但是我却多次地见到这样的情形——某种场合下,某类小小绅士般的少年,在年轻的众多的女性之间,应酬自如游刃有余,甚至洋洋自得地打情骂俏……
而男人和女人用笑声怂恿他们,鼓励他们……
如此这般的生活浮土绘现象常令我出冷汗,暗觉恐怖。
他们将来会是些能人吗?
会是些怎样的能人呢?……
某些自认为或被认为极“现代”的女性,对“女为悦己者容”一句话是很嗤之以鼻的。这当然是一种女性意识的“革命”。起码,是一种“革新”。具体我这一个男人,内心是很支持的。但这并不等于我十分赞同“女为已容”,而且我发现,她们在主张“女为己容”时,意识其实是相当暖昧的。倘美容伊始,同性姐妹们竟汲看出来,尤其男人们竟没看出来,尤其男友或丈夫竞设看出来,她们其实是很索然很扫兴的。倘他们明明看出来了却视而不见,连一句廉价的夸美的话都不说,则她们不但索然不但扫兴,甚至还会摔棒然起来快怏然起来有点儿自悲起来……
这说明,“女为己容”,不过是她们一反“女为悦己者容”之历史“潮流”的口号,呼喊似乎仅为引起注意。一旦被注意,尤其被男人们注意,便仿佛其容灿也其貌芳也了。
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古代,“女为己容”实在是女性们大苦闷和大不幸之事啊!为“己容”之女性们的命运,比起为“悦己”者容之女性们的命运,又往往悲凉得很,甚至悲惨得很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