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24)

2025-10-10 评论

  郎三说:“老薛的女儿上高中,晚自习回来,路上黑,遇到坏人了。这些年工厂败了,穷则生盗,整个厂区社会治安很乱。”
  王大义问:“破案了吗?”
  郎三说:“生活区没有电,晚上漆黑一片,当时什么也看不清,有的孩子吓得都不敢去上晚自习。”
  这时传来敲门声,门开了,程锐看见走廊里站着好多人,有的手里举着蜡烛,有的拿着应急灯。老人、孩子、中年人、青年人,黑压压一片,全是楼上楼下的老邻居。
  “小刚子回来啦!”老邻居刘婶向他打着招呼。
  程锐忙从屋内走出来,给筒子楼的住户们深深鞠了一躬:“各位师傅,大叔,大婶,刚子有礼了,大家受苦啦!”
  老李师傅问:“刚子,听说厂子今年要破产,是真的吗?”
  程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了一句:“大家希望咱们干了一辈子的厂子破产吗?”
  王阿姨说:“厂子黄了,我们这些人在这山沟里能干啥?就是卖冰棍儿也得有人买啊!不能黄啊!”
  程锐说:“王阿姨说得对,我们厂不能黄!”
  刘婶说,“刚子,先把电给大伙解决了吧,这老的老,小的小,没有电,日子难过啊!”
  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扯着妈妈的衣襟,露出一双怯生生的眼睛,小声说,“厂长伯伯,我想看电视。”
  程锐觉得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他平静了一下说:“各位师傅,请大家放心,我保证一定尽快解决大家的困难……”
  走廊内一双双期盼的眼睛齐刷刷地向投向程锐,虽然走廊内的光线昏暗,程锐还是感受到了那一份份渴望的心情。
  从筒子楼出来,程锐难过得连一句话都不想说。十几年前188厂是人人羡慕的好单位,厂里的职工为工厂而自豪,外面的姑娘以嫁到188厂为荣耀。没想到不到七年的时间就败落到了这种程度。188厂可以算得上是计划经济大型国企的范本,不仅有生产车间、附属配套企业,还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商店、环卫、房屋建筑维修、运输车队、俱乐部等几十个生产、生活部门,社会负担超重,不改革就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然而改革和经济转型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这两天的所见所闻让程锐感到心酸。
  王大义说:“我们到学校去看看吧。”
  两个人提着应急灯,沿着雪光映衬下的小路,向厂中学走。188厂附属中学坐落在磨盘山山脚下,一幢四层高的大楼掩映在一片黑暗中。只有二楼的几间教室透出几许微弱的光线,在无边的黑暗中显得是那么孤助无力。
  校长领着程锐、王大义,一边向教室走,一边介绍着情况:“因为停电,高一、高二的学生不上晚自习了,上晚自习的都是高三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高考了。我厂中学的大学录取率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
  两个人跟着校长走进学校教学楼走廊,从一间间教室门口走过。程锐和王大义都被眼前的场面震惊了。教室里,每一张课桌角上都燃着一支蜡烛,孩子们身穿厚厚的冬装,在烛光下静静地看书,如同在举行一场庄严的仪式。程锐和王大义沿着走廊从一间间教室的窗口、门口走过,教室里只有笔尖划在纸上的沙沙声和轻微的翻书声,声音很轻,程锐却分明听见了一种撕裂的声音,让他感到十分心痛。
  两个人从学校出来,发现校门口站着许多学生家长,有的推着自行车,有的打着手电筒。
  王大义问:“门口怎么这么多人?”
  校长说:“都是学生家长。”
  王大义问:“高中生还让家长接?”
  校长说:“厂区黑,没有灯,上个星期一个女生下晚自习回家,路上被坏人强xx了。学生家长不放心,这段时间许多家长都来学校门口接孩子。”
  看见厂长、书记从学校出来,学生家长们立即围过来反映情况。
  程锐一腔热血地对大家说:“咱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什么?因为孩子是未来,是希望!看着孩子们点着蜡烛上课,看着各位家长们为孩子担心,我这个厂长感到可耻!我都没脸站在大家面前!我……”程锐两手空空一时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境,他说,“我就是头拱地,也得把电拱出来!请大家相信我!”

  六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程锐直接去总会计师办公室找林媛,他急于知道579厂汇来的二百万提出来没有,这二百万关系204车间能否及时修复,而204车间能否迅速恢复生产,关系到188厂的生死存亡。他还想和林媛商讨如何恢复工厂生活区供电的问题,这件事关系188厂的民生和士气。程锐敲了敲总会计师办公室的门,门锁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卢苏宁